首页 一本书读懂财报正文

获取利润的第二步是什么?

获取利润的第二步是什么?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这个项目,叫作税金及附加,这又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项目。以前,这项目叫作“营业税金及附加”,在营改增改革之后,营业税这个税种消失了,这个项目也随之变成了“税金及附加”。

税金及附加(Business Tax and Surcharges):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

很显然,这个项目记录的是税,但显然不是所得税,因为只有赚到了钱才需要缴纳所得税,而无论是否赚到钱,只要是有业务的企业就都得缴纳增值税。

比如说,你在一家电子产品专营店里看中了一台价值1万元的电脑,但是要把电脑拿走,你除了需要支付这1万元以外,还需要支付1600元的增值税。消费者为获得商品必须额外支付增值税,因此,增值税是由消费者承担的一种税收成本。

增值税(Value-added Tax):是一种销售税,由消费者承担,属累退税,是基于商品或服务的增值而征收的一种间接税。增值税征收通常包括在生产、流通或消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是基于增值额或以价差为计税依据的中性税种。

虽说增值税是消费者承担的,可是作为消费者,我们从来没有去税务局缴纳过增值税啊,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消费者在买东西的时候,已经把税金交给了卖方;卖方也已经替税务局从消费者这里收了税,因此,他有义务将收到的那1600元钱上缴税务局。也就是说,这笔钱从交到卖方手上的这一刻起,就不属于他,而注定是要付给税务局的,那么,这笔钱算什么呢?是负债。所以我们说,增值税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金这一项目中。

“税金及附加”包含哪些项目?之前这一项叫作“营业税金及附加”,通常包含营业税和营业税的附加税费,以及增值税的附加税费,比如说城市维护建设费、教育费附加等。在营改增改革之后,这个项目记录的就只是增值税的附加税费了。

利润表中,除了有关税的项目之外,还有三个关于费用的项目。它们是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三个项目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期间费用。

费用(Expense):一般用于描述公司为销售而发生的各种成本支出、杂项管理、利息、税金,以及其他影响利润表的项目。

首先,我们来看营业费用。什么是营业费用?对一个生产产品、销售产品的企业来说,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就是营业费用。比如说把货物从仓库运到销售场所的运费、仓储费、广告费和其他为了促销而支出的一些费用、销售人员的工资、门店的店租抑或是折旧——取决于门店的所有权是否在企业自己手上,等等。

营业费用(Operating Expense):企业在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

其次,管理费用是什么呢?管理费用就是与企业的管理环节有关的一切费用。比如说管理部门各种人员的工资,比如说行政开支、办公楼的折旧等,都是管理费用。因此,不同类型工作人员的工资往往属于不同的项目——销售人员的工资属于营业费用,而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管理费用。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的折旧也属于不同的项目,门店的折旧属于营业费用,办公楼的折旧属于管理费用,而厂房的折旧属于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Expense):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最后,财务费用又是什么呢?企业会为长期借款或短期借款付出一定的利息,也会因在银行存款而获得一部分利息,这些利息都记录在这里。也就是说,利润表上的财务费用,实际上是借款利息减去存款利息的净额。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财务费用是一个正数,但在特殊情况下,财务费用也有可能是一个负数。

比如说,小张的公司筹集了大量的资金,这些钱暂时还没有被用掉,那这些钱就会帮助企业获得大量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如果这笔钱是企业通过股权融资,而不是通过借贷获得的,就不会让企业背上过重的利息负担。在这种情况下,财务费用就变成了一个负数。此时,财务费用虽然是一个费用项目,但事实上它是增加利润的。

财务费用(Financing Expense):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有的企业如商品流通企业、保险企业进行单独核算,不包括在财务费用中)、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融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如债券印刷费、国外借款担保费等。

以上就是利润表中的三项费用。在有些国家的财务报表中,这三项费用的称呼、形式又会有所区别。比如说,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有可能被合并在一起,叫作销售、一般和管理费用。当然,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改变。

营业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即得到了所谓的毛利;而毛利扣除税金及附加,再扣除三项费用,似乎就得到了利润。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还要走一段路,才能到达“真正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