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的收购兼并

上市公司的收购兼并

上市公司时时出现关停并转、你争我夺的情况,如果仔细观看这些事件,就像正在上演的精彩的“泡沫剧”——公司间不是“结婚”[即合并(merger)],就是“离婚”(通常指出售子公司,或裁撤某一部门)。此外,还有“并购”(takeover)。所谓并购,也就是一个公司吞并另一个公司。如果这个被并购的公司并没有任何反抗,则称为“善意收购”;但当这个公司拒绝被并购,并反抗试图摆脱这一结局时,则通常被称为“恶意收购”。

真实状况并不像听起来这么恶劣,因为这种公司间的并购在金融界早已被普遍接受。当一个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后,它无法再控制谁做公司股东。它可能竭尽所能地保护自己以免被别家公司吞并,然而很少有公司能保证自己永远不被收购。此外,由于每家公司都有权力去收购别的公司,因而当自己成为被收购的对象时,其管理阶层也不能太愤愤不平。

不管是善意收购还是恶意收购,被收购的公司都已不再独立存在,而成为收购方的一个部分。卡夫食品公司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卡夫曾是一个独立的奶酪生产商,什么人都可以买它的股票。卡夫股票为许多个人投资者、共同基金和退休基金所持有。接下来,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出现了。

当时,菲利普-莫里斯的董事们认定对其公司而言只卖香烟是不明智的,他们决定收购制造其他产品的公司,比如奶酪和啤酒生产商。很久之前,该公司就买下了米勒酿酒公司(Miller Brewing Company),还收购了威斯康星面纸(Wisconsin Tissue)、七喜汽水和通用食品。1982年,该公司买下恩特曼公司(Entenmann's),正式进入炸面包圈的行当,并在1988年收购了卡夫食品。

一场收购的过程是,收购方以一个固定的价格从数以千计的被收购公司股东手中买下其所拥有的股票。在卡夫食品的案例里,卡夫食品是被收购方,菲利普-莫里斯是收购方。一旦菲利普-莫里斯收购了卡夫食品51%的股权,收购就算板上钉钉了。菲利普-莫里斯已经掌握了卡夫食品的控股权。此后,菲利普-莫里斯很容易就能说服卡夫食品股东把手中剩下的49%持股也卖给自己。

善意收购的过程既短暂又温馨。因为如果有一个公司本身经营不好,其股东会很欢迎管理层的变化。在绝大多数这样的案例中,股东都会乐意卖出持股,因为收购方一般会出比市价高得多的价格。而随着收购消息的公开,被并购公司的股价常会在一夜之间涨两三倍。

一场敌意收购最后可能会导致对簿公堂并发展成为一场费时、你死我活的诉讼大战。如果有两三家公司想收购同一家公司,就有可能发生一场竞购大战。通常类似的情况可能持续数月之久。偶尔会有小公司收购大公司的所谓“蛇吞象”的案例,但通常情况是大公司收购小公司。

一般而言,当一个大公司四周寻找收购机会时,其本身总是有不知如何加以运用的多余资金。公司可以把这些多余资金当作特殊股利发放给股东,但管理层会告诉你把这些钱分给股东远远不如动用这些资金发起一场收购来得刺激。不论他们想并购的公司身处什么行业,他们都相信自己能比其现有的管理层把公司管得更好更赚钱。因此,收购本身并不仅仅是为了钱,事实上这些交易还事关管理层的尊严和雄心。

最成功的收购和兼并,是那些涉及的公司在相同的行业或至少有某些共通之处的案例。在爱情世界里,我们称这种情况为“找到一个情投意合的伴”;在商业上,我们则称之为“协同作用”(synergy)。

乔治亚太平洋(Georgia Pacific)公司是伐木业巨头,它通过收购普吉圣纸浆木业公司(Puget Sound Pulp & Timber Co.)和哈德森纸浆纸业公司(Hudson Pulp & Paper)来扩张生意。这是一个典型的“协同作用”的案例,因为这三家公司都同样经营木业。它们将受益于同住一个屋檐下,原因正如夫妻们搬到同一个屋檐下居住一样,毕竟两个人一起住(在乔治亚太平洋的案例中是三个人)的生活成本比一个人自己住要低。

另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协同作用”的收购案例是好时巧克力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收购H. B.瑞斯糖果公司(H. B. Reese Candies)。这相当于是一个著名花生酱瓶子和一块著名巧克力之间的战略联盟,而且此后双方“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百事可乐的多元化收购非常成功。该公司收购的企业包括肯德基、塔可钟和必胜客。快餐公司和软饮料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显而易见,百事可乐公司收购的快餐店在销售各类快餐时卖出了相当多的百事可乐。

就菲利普-莫里斯而言,人们可能有点难以理解香烟、奶酪、面包圈和面纸之间的“协同作用”。但如果你意识到其所收购的企业全部是消费者非常熟悉的消费品品牌,情况就不同了。

这里有一个很讽刺的企业整合例子。亨氏公司并购了星琪(Star Kist)鲔鱼、欧伊达(Ore-Ida)薯制品和慧俪轻体(Weight Watchers),于是,亨氏公司一边卖食品杂货,一边卖减肥食品。一般人对慧俪轻体不屑一顾,但亨氏公司却了解如何通过品牌效应推动其产品行销,最后慧俪轻体成为一棵摇钱树。

曾经以莎莉厨房而闻名的莎莉(Sara Lee)公司,在其收购伊莱克斯(Electrolux)进入吸尘器行业以前,也曾疯狂收购过包括布斯渔业(Booth Fisheries)、牛津化学(Oxford Chemical),以及富乐牙刷(Fuller Brush)在内的很多公司。那时,该公司一面卖蛋糕,一面售卖打扫蛋糕屑的吸尘器,可谓是将“协同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但莎莉真正眼光独到的做法是并购了恒适(Hanes)企业,它的“蕾丝丝袜”(L'eggs)在美国一半的女性中风靡。是莎莉公司将“蕾丝丝袜”的崛起发展成为横扫全美的巨大成功。

如果一个公司收购了很多几乎与其完全没有共同之处的公司,就一般称之为联合企业(conglomerate)。联合企业在三四十年前很流行。但联合企业的管理人员后来发现管理别人的生意并不容易,所以这种联合企业的经营大多很难达到原来的预期,因此现在联合企业的概念已经过时了。

联合企业的世界纪录可能属于美国制造业。美国一度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收购事件在各行各业发生。海湾-西方(Gulf & Western)公司的查尔斯·布霍恩(Charles Bullhorn)是联合企业的巅峰,他几乎没有不想收购的公司。他收购如此多的公司以至于海湾-西方公司被戏称为“饥不择食公司”。由于收购太多公司,该公司股价在查尔斯死后上涨,因为股东相信新管理层将可以卖出部分查尔斯的收购企业而大获其利,后来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之后,海湾-西方公司成为派拉蒙通信事业(Paramount Communications),一直到派拉蒙公司后来由维亚康姆公司并购为止。

此外是美国罐头公司,它收购的公司包括矿业公司到山姆-古迪(Sam Goody)音乐城,之后又与史密斯-巴尼和商业信贷公司合并。合并后,公司改名为普美利加(Primerica)。后来,普美利加买下美国运通旗下的席尔森公司,并将该公司并入史密斯-巴尼公司。随后,普美利加又买下旅游者保险公司,并把普美利加更名为旅游者企业集团。

最后要谈的是ITT电讯公司,该公司的“结婚”次数比伊丽莎白·泰勒还多。从1961年开始,该公司兼并或收购过的企业不少于31家,之后又卖掉其中6家。其收购的公司包括艾维斯租车、大陆饼业公司、利维家具、喜来登酒店、坎廷公司、伊顿石油、明尼苏达国家人寿公司(Minnesota National Life)、瑞安公司(Rayonier)、索普财务公司(Thorp Finance)、哈福特保险公司,以及宾夕法尼亚玻璃砂公司(Pennsylvania Class Sand)。ITT还收购了恺撒世界集团(Caesar's World)及麦迪逊广场花园(Madison Square Garden)。

然而,在长达25年时间里的收购并没能给ITT带来什么好处,其股价始终停滞不前。倒是在20世纪90年代,ITT实行削减成本及降低负债的措施使公司重获生机,其股价在1994~1995年间上涨3倍多。现在ITT已宣布计划将公司分为三部分,恺撒世界集团和麦迪逊广场花园被分在同一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