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芒硝
朴硝通大肠,破血而止痰僻
芒硝这结晶体,上层为芒硝,下曾为朴硝,名字虽异,实质相同。它味咸,咸能够软坚,能够泻下,所以大肠里有燥屎积聚,它可以把它们碎开通下。而它性又寒的,偏苦,所以能清热下火,人体胸膈中热火上扰,咽喉总统,一派火曰炎上之象。芒硝下去,就能开火毒下行之通路,使浊阴热毒归六腑。我们看《神农本草经》怎么形容芒硝。 说它主百病,除寒热邪气,主六腑积聚。这句话把芒硝很厉害的功效都道出来了,芒硝质重能下沉,凡遇到积聚等物,都能够软化解散,往下堕。 有形之堵塞可以逐出六腑,无形之火热也可以从上往下撤,真是一味荡涤六腑,推陈出新的良药,它跟大黄常相须为用。逐五脏毒,从六腑出!大家看!脏毒最严重的表现,最后热极生风,容易抽搐或癫狂,这么严重的脏毒,该怎么办呢?中医不治脏而治腑,脏邪要还腑,你浊火不能下潜反弹上来,人当然狂躁不止。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就很重视用这脏邪还腑的思路来治疗疑难杂病。好比如顽固的癫狂,里面记载有一少妇癫狂,你勉强灌她药,她都不喝,甚至她不以为狂,亦不想吃药。后来张锡纯想了个办法,用芒硝把它当做盐来用,在饭食之间调配之,病人却不知道用这个暗度陈仓之计,病人吃了一个多月,狂躁之症遂减,到后来都不发作了。 张锡纯称,芒硝不仅能够开除痰迷心窍,它同时更能够使心中之火热,向下消散无疑。 这样日积月累,量变引起质变,既能够清顽痰胶痰,也可以不断地开通六腑,以助痰浊下行之通路。所以服之,立见功效。 张锡纯用这种芒硝当盐的治法来治疗痰迷心窍,失心疯,癫狂,方法方药简便易用,可操作性强。所以当碰到病人双寸脉上越,气血并走于上,脑子静不下来,就像风筝被扯哈桑高空,这时就可以用芒硝涤荡六腑,收气下行,软坚散结,导邪火归土。《伤寒论》上说,万物生于土,复归于土。 所以身体虚弱要培土,使土生万物,身体堵塞,浊火实证要攻土,使土纳万物,化万物。所以脏毒要从腑出,要从土中肠腑排去。中医治病是用这种思想,它看到的是人体正常人体气血的升降,管道的通畅。好比如你的六腑消化道谷道,这地方奥妙无穷,这地方既是精华化生之处,也是人体糟粕排泄之所。 脏毒要从这里下走,五脏元真要从这里汲取,如何恢复身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功能,正是我们中医时时刻刻要把我的主线。你精华不取,身体就虚劳无力,你糟粕不排,身体就堵塞长包块。我们学芒硝这味药,就要学到脏毒还腑,祛除六腑积聚,五脏邪气的一种办法,就是通利谷道,软坚散结,导浊火下行。

所以不独是阳明燥屎内结便秘,芒硝更广阔地运用于各种咽喉上火,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心烦失眠,口苦咽干,等一派浊火上行,浊阴不降的脏腑实证里头 会用芒硝在于要明通人体邪气该怎么排,一定要抓住病人有湿热瘀堵这点。《药性赋》上说芒硝通大肠,破血而止痰僻!这里头就把芒硝最形象的功用用一句话高度概括了,你不仅是瘀血痰浊,还是大肠的糟粕,芒硝通通可以给你洗下来。但大家要知道有病则病受,无病则人受。 你身体体质亏虚,不利运化积滞,这种情况就要慎用芒硝了,同样是积滞,中医都要辩证看待,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水积,或积水。体质壮实的你用瞿麦或车前子一两味药,一下子就导水湿下行。 但你体质虚弱的,是因为虚而停留水瘀,这时水饮停留就是标,真正脏腑不气化才是本,故而你用肾气丸或补中益气丸,不特别去治水,而去治脏腑气化,助其五脏元真通畅 那么人自安和,水自消,病自去。所以用芒硝来通大肠,你如果是大肠实热火毒上攻,这些糟粕一日不去,便一日为祸,这时定当使用雷霆手段,如芒刺在肉,不拔不快。但如果病人是体虚,运化不动,肠道积滞,只是个假象,它反映你脏腑推动功能下降,像很多老年人体虚便秘。 比如脾虚脾约的,脾功能不足,大肠失去津液敷布,不够滋润,你反而不能去攻它,用一些麻子仁丸微微润通,比用芒硝却能起到更好润通大肠的效果。可见中医认病要理顺标本虚实,这点很重要。不知标本虚实,开口动手便错。知道标本虚实,屡用屡效。肠子的病会影响到五脏,五脏的病会影响到肠子。所以你察色按脉,必须审别标本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泄之。 这样每味药在你心中都有分寸,都知道什么时候用它。 所以说中医治病一定是在治一个时机。食其时,百骸理。这是《阴符经》上的话,要把身体理顺,就需要切合用药时机。所以说药物功效重要,但用药时机更重要。这个时机用得当,就像拨方寸之木,可以转万户之舟。在《珍珠囊》中说,芒硝其用有三。 一去湿热。 二洗涤肠中宿垢。 三破除坚积热块。大家要注意一下,凡是药物有洗涤作用的,我们要多留一分心,为什么? 因为人体的疾病在身体,就像污垢在碗一样,像痰湿瘀血甚至脂肪瘤包块。我们中医陡把它看成身体的污垢,就要用药来去洗涤。还有哪些药有洗涤功用呢?我们前面讲的瓜蒌、薤白合用,最善于洗涤胸膈中痰垢。就像洗碗时,碗碰到你的菜瓜布一样。故而碰到胸中痰堵,胸痹,或者肺部咳痰咳不爽利。 我们这全瓜蒌一上去,病人咳痰都顺利了,痰排去也快速了。当然还有山楂善于洗涤人体肠胃中肉积,大家看有些玻璃杯下面有垢,你用浓浓的山楂水下去,摇一下,那垢积居然都被慢慢消化掉,恢复玻璃杯的干洁。这就是为何胃酸能够消化食物,但是对于胃酸过多的病人,我们就少用。 当然对于你平时不知道如何到戒口,三餐无肉不欢,天天吃得肠肥肚满,又想通过吃山楂片泡山楂水来减肥,企图仰仗药力来为你贪食的结果埋单,这怎么可能呢?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善于洗涤身体垢积的药,如神曲、麦芽、鸡内金、鸡屎藤。大家看,鸡内金它就是鸡的胃,连石头进来都可以化,凡动物弱于齿者,必强于胃。这鸡内金善于消人体的各种积聚,又比较平和。曾有胆结石的病人,单纯研粉服用鸡内金,一个月后结石居然消失了。 可见鸡内金善于洗涤胆管内垢积,当然你用药引,引到膀胱去,对于肾结石,膀胱结石也管用。这里面我们就不扯开来详谈了,以后碰到再细细来说。我们看这芒硝有通大肠破血而止痰癖之功。有些人就疑问,芒硝怎么止痰癖,这不好理解啊,为何止咳化痰药里头没有芒硝呢?告诉你,药物不是按你表面归类,它能干啥就能干啥,有的时候药物时通过作用脏腑,恢复升降而达到药物本身难以达到的效果。就像你灯泡灭了,你发现是下面开关松了,结果用一根螺丝刀把开关拧紧,结果灯泡又恢复了明亮。 可见灯泡灭了,不一定要修灯泡,有时修开关反而管用。 察出疾病真正原因在哪里,往往比你片面地用特效药要重要得多。 所以这里有必要跟大家介绍一个用芒硝来化痰的名方。
(芒硝湖)

这个名方就叫做茯苓丸,又叫治痰茯苓丸,仅由四味药组成。半夏、茯苓、枳壳、芒硝。凡是病人中焦停痰留饮,痰饮不化,因此顺着经络到处转移游走,堵在肢节,不通则痛。其实很多五十肩,肩周炎的病人,你一看他有打呼噜,平时咳吐痰多,关部脉滑数,这都是痰浊之象,需要往下肃降。这种舌苔黄腻,痰浊上扰的肩臂痛,千万不要把它当成风湿来治疗。 风湿是往外发散的,你一发散,反而把更多痰浊发上来,痰浊是浊阴,应该往下肃降,你一降本流末,令阳明之气下达,打开痰浊下行的通路。那么肩周、咽喉、食道胃的痰,通通都往下走了。 所以用半夏、茯苓燥湿渗湿。 痰由湿生,湿为痰之母。 这两味药可以治痰的来源。枳壳、芒硝一宽中下气,一洗涤痰垢,可以大开痰浊的去路。这样还没生起来的痰不让它生,已经生起来的痰让它有个去路。 如此四味药,既治病之来源,也治病之去路。 使脾胃健运通降,自然四肢之痰,潜消默化,真是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啊!
大家看,中医就连一个肩周炎,也不一定要当风湿治,很多当风湿治,老治不好,你就要看是不是五脏失调,痰瘀作祟。在《全生指迷方》中记载。
手臂通,通道不能举起手来,或者在左或者在右,转移来转移去,这是有伏痰在脏腑中脘部停留,脾胃不能很好升降,四肢都属于脾胃,四肢都禀水谷气于胃,胃不能很好化生水谷精微供给四肢,它就供给四肢痰饮,这样痰浊粘滞阻塞,经脉不通则痛。 所以中医不治肩周炎
的炎症,也不治风湿,也不治经络,也不治痰,治什么?治脾胃的升降。你但使得脾胃升降如常,痰湿有个去除,不再犯上作乱,使浊阴出下窍,何患肩周炎不消。所以用芒硝在治疗各类顽痰留伏胃肠,走窜经络,往往都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有人问我们肩周炎有没有特效方啊? 告诉你中医辨证论治就是特效方,你相信吗? 用得好,化痰的药可以治肩周炎,用不好,祛风湿,清热解毒消炎的,你都治不好肩周炎。 因为肩周炎它只是上面的灯泡不亮了,很多时候不一定是灯泡问题,你停电了,或者开关坏了,都可以使你灯泡不亮,没有人规定灯泡不亮,一定要修灯泡,这是一个普通电工都知道的常识,对于一个医生来说,更应该懂得。 所以说体察疾病真正发生的原因,比你用什么药更重要,比如我能够找出是痰饮作祟,浊阴不降引起的肩周炎臂痛,那么我不用茯苓丸,用其他化痰降胃的药,也可以手到擒来,药到病除。 所以有人说,十个中医,你们都开十个方子,没有标准,我怎么敢吃你的药呢?其实你如果同样是一个跌打损伤瘀血,这中医用丹参帮你治好,那中医用伤科圣药三七帮你治好,还有那中医用四物汤帮你调好,还有另外中医他用草药也帮你调好。 大家虽然用药不同,但共同目的都是把局部瘀滞清理开,你不要管是请甲来清理河道,还是请乙来清理河道。大家虽然用的手段不同,但最后都把河道淤泥清开了,恢复了河水的正常流通,这叫殊途同归大家知道了芒硝通大肠是它最大的作用。所以肠道有燥屎,它可以碎开通下。但同时芒硝还可以主五脏六腑寒热积聚,痰瘀留癖。我们举了一个房子叫茯苓丸,病人痰饮上攻会引起肩周炎,用茯苓丸导痰下行,肩痛自愈,这还是浊阴出下窍的思想。 我们想想,是不是痰饮留住经络就出现肩周炎呢?你如果碰到颈椎病、前列腺炎、顽固性头痛,这些常见疾患,如果属于痰浊留饮停聚不去的,你是否能及时想到茯苓丸呢?告诉你,病人有关部郁滑,舌苔黄腻,这茯苓丸下去,各种杂病怪病都会随之痰去得消。因为中医认为怪病多有痰作祟。你如果学会治痰,那可以制造出一个专家大家,当然治痰不是简单学会几味化痰药,必须也是要明通脏腑,升降气机,才能够把一个痰治好。 叶天士说,医可为,不可为,必天资聪敏,读万卷书,方可为医。徐灵胎说,医道,乃通天彻地之学,必全体明,而后才可治一病。这都告诉我们,学医需要下一番功夫,需要把医学真正融进自己血脉里头。当你可以为之废寝忘食,为之毕功一处,为之长期熏修时,你的医道素养自然可以与日俱增,火候也随之不断攀升。 同时别忘了你再会治痰,也敌不过病人不断地去制造痰啊!痰的来源一方面是你脾胃功能不行了,令一方面你喜欢肥甘厚腻。中医认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长期大量地超负荷饮食,损伤了脾胃,脾胃就不肯把水谷精微变成津液,结果通通变成痰湿留饮。你想想如果你用最好的药去治痰,打开痰浊的去路,但病人却依旧肥甘厚腻,饱食过度,天天宵夜,日日零食,三餐毫无规则,日夜不循常规,这样怎么能把痰浊排除干净呢?所以我们再度要强调,一个医生,首先他也要是一个养生专家,自己身体也要调得好好的。按时作息,不过用身体,要懂得反倒七分饱,适可而止。只有你具足正知正见,你才可以教化病人。医生应当行两方面职责,一是用药治病,二是用言语劝化病人,断恶修善,改除不良习惯。
就像西方医学之父,也认识到这点,他说医生有三大法宝,一是手术,而是药物,三是语言。
可惜我们现代能用语言来挽救病人疾苦的医生太少了能不断地传播健康知识,引领大众去回归《黄帝内经》所说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医生太少了。现在人很多疾病,其实不是难治,难在你不肯回归正常规律作息,回归了,治起病来,就像顺水行舟,跟正常人体自然规律逆着干,颠倒昼夜,乱了三餐,这样治起病来,就像逆水行舟。 一顺一逆之间,难易可想而知。 我们再给大家介绍一下,芒硝在外用药里头,也是大显身手,像善治疗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的冰硼散,出了冰片硼砂外就有芒硝,还有西瓜霜治咽喉炎的,就是用芒硝跟西瓜一起炮制。 更有治疗目赤肿痛的眼药水,可以用芒硝来配制。 迅速让眼中热火下行,肿痛顿消,如蒙甘露,如次滋天雨。当然对于各种疮痈肿毒,比如痔疮,单用芒硝煎汤来外洗肛门,也能很好地把肛周肿痛消退掉。 甚至乳房长痈,用芒硝化水后,纱布包裹外敷,也可以退热消痈,软坚散结。古人说,外治之法即是内治之法。 你用芒硝治内科杂病可以逐五脏六腑寒热积聚,同时你用芒硝治外科杂病,也可以排除各类疮痈肿脓。
所以当我们看到芒硝有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报道时,那是在情理之中,并有些研究说,可以含化治疗毒火上攻牙痛特效,那也在情理之中。 甚至还有报道,病人阳强,阴茎不倒,这是一种病,用芒硝去外敷,也可以顺降下来。甚至用它来外敷,治疗阑尾炎,用它熬水坐浴,治疗前列腺肥大,用它煎汤,治疗泌尿系统结石。 各类形形色色的报道都有,这些看似名目繁多,其实都离不开芒硝攻逐五脏六腑寒热积聚的功能。有热它可以清,有肿它可以消,有积它可以下,有坚块它可以软化。但是大家要注意,这是停留在有的层面上去调,你只有有病才病受,你如果体虚就不适合用它。体虚则人受。这就是我们用药的分寸,必须先明寒热虚实,阴阳表里。 古人说,未议药,先议病,就是这个道理。
26、石膏
石膏治头痛,解肌而消烦渴。石膏人称白虎,一方面是《伤寒论》中白虎汤有它。 另一方面白虎乃西方金降之象,白虎能肃降肺胃,使炎炎的暑热烈火,转为一派秋凉。中医《黄帝内经》认为,亢为害,承乃制。 这是说,你热势太亢,就是一种灾害,就像天地干旱大热,这时就要一场甘霖露雨来肃降大地。所以自然界有一种灾变,就有一种对治之法,而人体有一种病变,也有一种对治之法。我们学医为什么要善于观察大自然,因为你就可以明通阴阳造化之机,进而把这道理运用于人体,那么就无往而不利。 所以《易经》上记载,以前包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观鸟兽虫鱼,还有万物的纹理,然后始作大易,以通神明造化之理。 我们历来医家也共同认识到,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知道易并不是知道去如何看相算命,卜卦吉凶,这都是小道,而是要去研悟其中至理,明白人生真相。然后努力去为万民谋福祉,自强不息。这才是我们中国文化道统大易精神。 回过头来,我们看天地之象,如何跟人体之象相通应,为何我们前面反复强调,天地有一现象,必然在人体上有一现象对应,人体有一病象,天地之间必也哟一现象与之对应。你如果善于去思索挖掘,你会窥见更多大自然造化之美。就像我们人体在温热病的时候,身体壮热,非常烦渴,脉势洪大,汗纷纷出来,如同雨下,这在中医看来,叫做阳明四大症。这四大症大家看像不像在天旱时人们的状态,长期天不下雨,暑热蒸腾,每个人都喊出不止,心也着急,脉很洪大。因为浑身壮热,消耗大量阴分,所以心烦口渴,这一派天旱之象,就如同人体阳明火热。那大自然如何救民于火热之中呢?一句话,久旱逢甘露。夏暑亢盛为害,一到秋凉就顺承下来,这叫亢为害,承乃制。人体脉势亢盛,一派血脉喷张,津液鼎沸,这叫温热病,气血两燔。

一旦碰到含有石膏的白虎汤,就像火灾碰上暴雨,就像暑热碰到秋凉,真是天生一物克一物啊!那热腾腾之势,立马为之平复。所以从中我们就可以知道,你再热的阳明热证,一派火热,这时请出石膏这匹白虎来,也可以帮你凉降下去。 所以说石膏,甘寒,能够解肌而消烦渴,这种烦渴就是热火亢盛,烁伤津液则渴,扰动心脉则烦。 石膏一出马,顿清阳明实热。如同演唱一首清凉之歌,降热而消烦渴。有个病人,大叶性肺炎,这时病人不单发烧,而且还咳吐浓痰,非常黄浊。一摸脉势亢盛搏指,这明显是一个上焦心肺胃热盛,炼熬津液成为痰浊。大家看!所谓大叶性肺炎,那么多痰浊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看看,人们去熬粥,刚开始熬是清稀的,越熬到后面就越稠,或者是熬药膏,熬到后面粘糊糊。这说明火能够炼津液成黏着,你要把黏着恢复清稀,有两个办法。 一方面是赶紧撤火。 另一方面是往锅里加水。 就用这简单的水火思想,我们给他开了麻杏石甘汤加千金苇茎汤。 这里头既有石膏撤火下行,也有桃仁、薏仁、冬瓜仁、杏仁,导肺部痰垢往下走。还有芦根、甘草能曾润津液。病人之服用了两付药,热就退了,咳痰本来黄浊的,都变清了。三付药吃完,病就去了七八,再休息几天,没有服药,就好了。中医认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 这里的毒并不是说真的有毒,而是说药物有它的偏性,所以病人三剂药下去,大叶性肺炎,咳吐脓浊,变清稀了,变白了,就说明热势已经退下去,不需要再赶尽杀绝了,身体自动都会去收拾残局,清理战场。 人家说这大叶性肺炎,用抗生素,佷容易耐药,而我们中医中药就有这个特点,你只要用天然的药草,你用几千年都没有耐药的先行,因为你随便就可以组合出各种药方来,那细菌病毒怎么能跟得上你组方的变化呢? 这真是以自然之药来治疗自然之病,一物克一物,病邪无法耐药。 从中可见石膏对于肺部痰浊火热上蒸的效果是钢钢的。大家要学好石膏,一定要看张锡纯是如何用石膏的。张锡纯堪称把石膏发挥到淋漓尽致之人,可以称它为石膏王。他用石膏退热,认证准,剂量大,常常一剂之间,将大热退除,病人覆杯而卧,病去若失。 所以说我们在讲这《药性赋》时,可以去参读《医学衷中参西录》里头关于药物方面的讲解,那都是他临证实践出来的,理事圆融,非常精彩。学者若能够深入玩味,定可以觉得满纸灵机,大受启发。《药性赋》里头说石膏能治头痛,这个一般人比较少用,大家只知道石膏治牙痛胃火上攻的效果特好。所以清胃散里头加石膏,胃火下停牙痛消。玉女煎中加石膏,治胃热上蒸津液耗,口干舌燥属于消渴,配合一些养阴之药,来去降火滋阴,解除消渴燃眉之急。所以石膏配合知母、地黄、麦冬之类养胃肾之阴的药,上清肺火,中养胃阴,下滋肾水,这样燎原之火势,熬伤了肾中精水,都可以用此方去救急。 所以碰到病人熬夜,导致肾中水亏,辛辣烧烤助长肺胃火热,导致口舌干渴,牙龈肿痛,这类病象非常多。 你随手用处玉女煎,但见舌尖红少苔,没有不应收取效的。一边降肺胃火,一边让身体下甘露雨,这样大雨滂沱,炎热之威,自然解除。大家要知道,在用石膏时,用它来降火,一般是要生用的,生石膏,退降火热效果才好。甚至有些医家想要降火更神速,他们还建议用一部分石膏,研成粉末,不用煎熬,直接用药汤冲服。你本来是白虎证用白虎汤退不下来的热,把石膏研粉冲服,热就退了。所以章次公他治疗阳明胃热,或大叶性肺炎消渴,都会用到生石膏研末冲服,他说生石膏研末吞服,清热之功,更胜于煎服,用于治疗温热壮热,颇有效验。 《奇效良方》中石膏鼠粘子散,治疗偏正头痛,连到眼睛痛,石膏、鼠粘子各等分,研细末,每次服用两钱,吃饭后用温酒或者清茶调服,需要温通血脉的用温酒,需要清利头目的用清茶。至于胃火为什么会头痛,这个有点难以理解。其实大家只需要知道,人体头部脸面大多数是阳明经所过,阳明是什么?是胃肠啊!你胃肠中浊火不降,那么头部就会热赤烦痛,所以碰到这种头痛,我们见过一例,病人痛到捶头顿足,大家看到没有,只需要一个病象反应,我们就可以扑捉出病机所在。如果病人头痛,软绵绵,唉声叹气,那一定是虚痛,如果病痛到心急火燎,捶胸顿足,那就是实痛,为什么呢?中医歌诀里头有一句话叫,有力无力辨虚实。 一派强壮之象,那是实。 一派虚弱之象,那是虚。病人的举动有没有力量,脉象给你的指感,都明显把虚实告诉你了。虚则补之,实则泄之。虚实一出来,治法就随之出来,一点都不含糊。中医治病其实是非常清楚的,不是糊涂医在治糊涂病。所以不要以为头痛就吃特效止痛片,你不辨虚实,不循病因,用止痛片来麻痹神经,不异于掩耳盗铃。我们看他捶在前额部,知道是阳明胃火头痛,就用芎芷石膏汤。 其中这汤方三味药是不可挪移的,川芎、白芷、石膏,为什么呢?头痛不离川芎。 阳明额头痛不离白芷。胃火壮盛不离石膏。这三味药,标本兼治,治万人无一损。 既有川芎、白芷风药上行头目,开破郁结,火郁发之,醍醐揭盖,不去挽留热气,又有石膏降阳明胃火下达,使头部热火有个去出,不复犯上作乱。这三位你别小看,也是利用风药来使清阳出上窍,利用石膏甘寒来降浊火,使浊阴出下窍,这样上下分消,病痛可了。病人吃完后,头痛如失,后来也没有再发作过,原来他那段时间熬夜打麻将又吃宵夜,人体久坐在那里,胃部浊热不能通过散布下行,脑部又思虑过度,加上打麻将的空调房,寒邪外束。这样外寒包住里热,你不用解表跟清热二法同行,如何能够迅速拿下它头痛呢? 真是千钧之疾的病痛必用雷霆手段啊! 从这里我们看来石膏它对人体而言,就是一个典型的急救消防队。 你身体四处着火,火势烧到最旺,你别忘了第一反应时间,就是打119 ,119就是火警。 所以身体一派燎原火势起来时,别忘了赶紧请生石膏出来。
有人是请它出来了,一次用只用10克15克,碰到燎原之火,那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如果能够救急呢?试想一下,森林火起,岂是你区区十人八人消防队员能耐得何的,必须是大剂量,重剂起顽疾。 药物剂量,只有达到一定程度,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欲起千钧之石,必用千钧之力。否则见到热势燎原,只是小打小闹,隔靴挠痒,又有何功?这时必须天降滂沱大雨,方能令燎原之火迅速挖掘冰消。 数遍提一下,以前人上火了,吃一些豆腐汤,一下子退热退火效果良。 一方面豆汁会偏凉,更大一方面是以前的豆腐是卤水点的,还含有石膏,都偏凉,这样煲出来的汤,能够降火下行,利水而走。这叫阳随阴降,热随水退,火虽尿消。所以别小看一个豆腐汤,导热下行,清心利小便,那效果可是食疗里头顶呱呱的讲到石膏这味药,石膏治头痛,当然不是所有的头痛,而是阳明胃火上攻的,甚至哪种雷头风,头痛欲裂,暴躁火热上攻的。中医认为,亢为害,承乃制。你往上冲得厉害,我就有质重的药,清凉的药,像是给身体下一场清凉露雨,火热自熄。所以说,非热盛不用石膏。热到极处,人烦渴,就像夏天暑热一般,我们用白虎汤的意思就是制造一个秋天的场。这种利用制造司机气场来治病的思想,记载于《黄帝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所以夏天脉势亢盛,就要给病人制造一个秋天夏收的场。这时石膏就是一个下降下收之象,能够大加清降肺胃之火热,以止其烦渴。所以最厉害的阳明实热发烧,高烧,在没有犀角的时候,用石膏更妙。 石膏除了直接清热外,它甘寒还可以保护人体阴分津液。中医认为,留得一分津液,就有一分生机。在降火之余,还能保阴,这样的药还是比较难得的,故玉女煎治胃热消渴用到石膏。 如果纯粹性是阳明热盛,所谓 阳明无寒证,那用白虎汤是正中下怀。 这种高烧来退它,就像斧头碰到柴 如果病人不属于纯粹阳明热盛,它属于三阳受了寒,肌表束缚住,肌表透发不出,外寒内热,脉浮紧而数怎么办?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要用两个理法合一——解表清里。你表不解,热没有一个外出的机会,里不清,熊熊热势,就没法降下来,所以我们用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高烧不退。外为风寒束表,内里热炽盛,效果比较好。有些人说,小娃子不方便服药,难以把握剂量怎么办?给他喝他也不喝。不用担心,有种非常好的办法,你用大人的剂量开柴葛解肌汤都不怕,煎水给孩子吃一两调羹,剩下的可以给娃子泡脚,或者熏蒸,这样汗孔一开来,热就散,血脉一流通,脚一泡,热邪就被撤下来,人体皮肤也会吸收药力,特别是小孩子肌肤柔嫩,稍微熏蒸泡一下脚,就会微微出汗,那么肌表的寒邪一被解放开来,孩子浮紧的脉象原来像被绳子捆得紧紧的,一下子就像松绑了一样,孩子也不闹了,胃口也开了。 就用这种招法,大人孩子都接受,都没有副作用。我们《黄帝内经》上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古医籍上告诉我们要用汗法来治疗表闭里热。大家不要以为汗法就一定要服用发汗的药,我们前面不是跟大家讲到吗?外治之法即是内治之法,内治之法即是外治之法。 我可以用羌活、柴胡、葛根来解表内服,也可以用它们煎水来外面熏蒸,熏蒸完后再泡脚,加强血液循环。这完全是变内服药味外用泡脚方,但同样起到开汗孔,性血脉,解肌表,和阴阳的效果。所以古人治病昭示我们大法,我们遵其大法而行,不用拘泥非得要把药灌给娃子,却是吃不了的,要权宜变通,不然的话,你都不能喝药,那再好在对证的药都没办法,你就没辙了。所以说小孩子难以喝药的,我们要知道这种外用之法。这正是用石膏在柴葛解肌汤里头,帮助解肌退热的招儿。
27、前胡前胡除内外之痰实!
这是说前胡这味药,对于内伤或者外感导致的各种痰热壅盛,湿热堵塞的咳嗽,它都可以用。由于它味苦,微寒,又归肺经。所以它能够苦降肺中之气,使痰热随之下行的气机而往下撤,那么内伤外感导致的痰实堵道就解除了。所以古人称,前胡这味药,乃下痰气之要药。

对于肺中气机上逆,痰浊这些浊阴不降,大家条件反射就要想到前胡下气去痰实。《本草逢原》上说,前胡它擅长于下气,能治疗痰热咳嗽,胸中痞满诸疾。为什么呢? 气下则火降,火降则痰易降。大家看,痰字是病在两重火,哪方面的人容易痰浊壅堵,有三方面。
一个是烟酒比较多的,你看抽烟,烟熏火燎,喝酒酒性也如炎炎之火,跟烟酒沾上边的,没有哪个身体经脉不是被痰浊所堵塞的。 何以见得? 你看他们白天起来,起床第一件事是干什么?是吐痰,老觉得嗓子清不干,虽然你认为只吐出一点点痰,其实你能吐出的痰只是你身体储存痰的冰山一角而已。设想一下,你的痰浊要从下面腰肾满到中焦脾胃,再满到上焦胸肺咽喉,最后不舒服才咳吐出来。所以等你咳吐痰时,说明你身体已经亚健康了,已经有病理产物堆积很久了。你如果不去清理身体,就会没精神,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疲劳,随后疾病纷纷都会多起来,奇怪起来,因为中医认为,怪病多有痰作祟。 而这痰就像机器 的铁锈一样,锈迹不除,就会影响机器的运行,轮轴里痰浊锈迹很多,就转动不灵活。所以当你觉得做起事业来,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脑子转不灵活时,你就要想到是不是烟酒太多,导致痰浊太多,进而使身体经脉为痰垢所蒙,那么聪明才智怎么能发挥出来呢?
第二种类型的人就是平时喜欢吃肥甘厚腻,烧烤冷饮,这类人经常控制不住自己食欲,经常吃过饱过胀,水谷精微变不了津液,就会变痰湿,脾胃因为超负荷承载就会受伤。古人说脾胃为生痰之源,就是这个道理,你脾胃伤了,源源不断痰都从这里出来。所以治疗慢性的痰饮,不能只盯着痰治,要去治脾胃。而我们提到的前胡,它只能够治疗已经生成的痰储留在胸膈肺部,它能够把这些痰实,通过降气降火,而刷下来。但前胡对于生痰之源,却无可奈何,它不能够在痰浊产生的脾胃那里下手,不能够健运脾胃,使脾胃不生痰。所以说上医治其未萌,中医治其已成。 上等的医生他在疾病将萌发的那个点下手治疗,中等的医生在疾病出来后盯着疾病治。所以说你再会治疗痰,你也比不上那种不让痰产生的高手,高手就是在你还没有出手之前,就把这场战斗结束了。 中医称之为上工治未病。 要防治痰不生,很简单,青菜萝卜糙米饭,瓦盖天水菊花茶。你七分饱,加上清淡饮食,那吃进来的东西不会营养过剩,通通被身体消纳吸收,又何痰之有。大家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普遍身体矫健,将军肚啤酒肚的,难以找到几个,连中年发福的都少。他们连吐痰的都不多,现在大马路上到处都贴着不要随地吐痰,要注意讲卫生。说明现在人普遍都多痰,普遍都营养过剩,普遍都过胖,普遍都身心为痰湿壅阻活动不利。别以为你没有吐痰,身体里面就没痰,中医认为痰分有形之痰跟无形之痰。有形之痰吐出来可见,无形之痰在经络脏腑里面游动停留。就像水肿积液炎症囊肿一样,不单不为我们身体所用,还会阻碍我们身体正常的气化,影响到脏腑的升降功能。所以保健养生你能够祛除身体痰浊,就能轻身耐老延年,痰为百病之母,它是各种病理产物滋生的大环境。我们治病要治其母,就像斩草要斩其根一样。所以不管疾病是如何千变万化,我们只需看到病人吐痰或舌苔黄腻,或声音沙哑,或肥胖,或睡觉打呼噜,或脉象滑数、濡缓,这些都代表他身体有痰湿阻道,都要考虑帮他身体洗涤洗涤痰垢。同时要注意饮食方面的预防,因为药调最后都不如食疗,食疗才能防治其本,故而痰浊壅盛的人,我们中医第一句话就是要让他清淡饮食。 万病之毒莫过于浓。 抽出的血液浓浊,三高就来了。 吐出的口气浓浊,头脑就不清醒了。 排出的小便浓浊,前列腺膀胱就容易出问题了。排出的大便浓浊不畅快,六腑就出问题了。出的汗酸浓浊臭秽,五脏三焦皮肤就出问题了。
中医叫做司外揣内见微知著,我们能够在疾病还没有长成气候的时候就下手,就源于这些精妙的望诊之术。在疾病刚刚开始准备酝酿的时候,我们就开始通过饮食起居来保健养生。那么对这些浓浊的代谢物反应,我们该如何提倡健康的养生观呢?中医认为,阴者阳之,阳者阴之,虚者实之,实者虚之。所以浓者应该淡之。抽血抽出来的都那么多油脂,你怎么还不知道清淡饮食呢?人体都肥肿成那样,你怎么还那么贪吃呢?身体都不舒服了,你怎么还那么喜欢肥甘厚腻呢? 万病之毒莫毒于浓字。 浓之为病,唯一字可治之,曰淡而已。 故《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你如果有淡泊的心态,再配上淡泊的饮食,那么身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何患身体浓浊的痰垢不消。 所以古人说,若要身体安,淡食胜灵丹,这句话完全直中疾病要害,你拿起来可以当金丹使。为什么那么多浓痰,还啤酒饮料不断,不改为喝淡开水? 为什么三高数字不断飙升,还牛奶鸡蛋不断,而不改为淡水清茶? 病痛不是要你服药,而是要你回头!猛回头!! 你去观察那些在疑难杂病中能够挺过来,逆转病苦,回归健康的,最后活得有滋有味,不是他们找很多名医,也不是他们吃了最先进的药,而是他们善于修正自己过往种种不是,重新过上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从前种种恶习,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良好习惯,譬如今日生。你如果断除烟酒肥甘厚腻,牛奶奶酪甜品,这些贪食的习惯,就像想断除疾病痰浊那么急切,这样估计你的疾病真的好得比较快。下面我们再来看第三种痰浊比较多的人,那就是熬夜,房劳过度的。 这类痰多的人叫做肾痰,如果说第一种叫做肺痰,肺为储痰之器,叫烟酒痰。第二种为脾痰,脾胃生痰之源,这种痰时贪吃吃出来的,是脾胃消纳营养不过来的产物。那么现在第三种肾痰,就是纵欲熬夜,不知节制,导致肾亏,阳气不能蒸化津液而成痰饮,这种痰饮最深最重,所以中医认为肾为生痰之根。这种痰饮根本不是前胡能够治疗的,没有把肾气培补起来,没有节制欲望根本难以修复。肾痰有哪些表现? 肾主腰脚,主二便,腰为肾之府。 所以人体下半身的疾患,很多事肾痰作祟,包块男性的前列腺增生是痰浊蒙蔽在前列腺上,女性的子宫肌瘤,盆腔积液,卵巢囊肿,一块块积垢,也可以看成一团团痰浊,更有老年人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腰椎间盘突出,这些都是痰浊留积在腰膝。就像你生锈的铁铲或锄头一般,锈迹斑斑,所以你转动活动不利索。当然还有老年人中风偏瘫,痰浊堵在经脉,使血液通行不了,就像你交通道路,因为地震过后,山洪暴发,通通都把通道淹没堵塞了,所以交通线路瘫痪动不了。你人体正常气血也过不去,因为痰浊帮你下半身堵塞得死死的。当然更有肾痰上泛巅定脑部的,老年人帕金森病或老年痴呆流口水,这些都要从痰论治,而且要从肾痰论治。 为什么呢? 大家看看,中医基础理论怎么说? 肾主骨,主水,脑为髓海。 所以肾虚痰湿重的老年人,佷容易记忆力减退,大脑不灵光,反应迟钝,最后痴呆,甚至脑梗。所以中医叫上病下取,脑部的疾病也要看到肾。 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老年痴呆,中风偏瘫,帕金森病的中老年人越来越多。不是说科技进步,医学日益发展了吗?怎么人疾病反而多了,以前八九十年代,绝对没有现在这么多中风偏瘫脑梗痴呆的病人,因为那时你根本很少看到有轮椅。 而且现在普遍这些疾病都有年轻化的迹象,这是什么问题,还是一个肾痰作祟。 我们看中国跟以前最大不同,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中年人,都过上了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的生活。 纵欲熬夜赌钱打麻将,这些是非常伤肾的。 西方是以老年人中风瘫痪,帕金森病,痴呆特别多而闻名的。 我们看西方他们是什么生活方式,他们很多人都是夜生活,性开放,纵欲,晚上当白天来用,这样早年就把身体肾精打光用光耗光采光,那一到中晚年,身体肾精不够了,那饮食之物就化不开,气化不了,通通变成痰饮,留住在四肢百骸,五脏六腑,所以人佷容易肥胖,肥的不是肉啊,那可是痰啊! 所以纵欲的人伤到了肾气,他们虚胖得很厉害,就算是喝水也长胖,大家要知道这句话,喝水也长胖,你想想什么主水?肾主水啊!你肾阳气化功能不足,还敢喝冷饮凉水可乐生冷水果,那不是找病受吗?所以长肚子,长屁股,长得肥肥臃臃的人,他们腿脚沉重,经脉堵塞,痰饮外泛,每走几步就吐一口痰,满街都是。还有很多妇人,觉得咽喉里常年有口痰在那里,吞不下,又吐不出来,这才觉得郁闷。所以说,我们看到很多标示说,不要随地吐痰。其实这些标示一方面反映吐痰的人多,另一方面反映这种告示也很难从根源上治理痰浊。因为肥人多痰,你痰饮体质了,自己都很难控制得住。你如果不从健康下手,不让人们回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不从根源上绝掉痰浊,那将会有更多的地方贴各类告示都难以解决问题,最后甚至新加坡马来亚那边可以派很多警察,看到你吐一口痰,罚款五百。人们即使不敢再吐痰了,但好是没有把痰的根源给革除掉。所以中医一定是治根的医学,不仅要治一人一时的病根,更要治整个民族万世万代的病根。 为什么岐伯、皇帝通过问对出《黄帝内经》,为什么要叫做内经,为什么《黄帝内经》开篇“上古天真论”,通篇都在讲正常人是在怎么生活的,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是在讲一年四季该如何过日子? 很多人读《黄帝内经》,直接就把这两篇给跳过去了,以为没有讲什么疾病跟治理之法,更没有神奇现成的汤方,也没有秘方偏方。其实他们不知道,这些精神思维层面的东西,这些生活饮食方式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万病之源,你没有哪个眼界跟高度,根本读不懂这前面两篇。 为什么叫内经,这里头已经告诉大家了。健康就在内心,不要向外求贤。命运就在我手,不在医生药物。你平时如果能够按照,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里头的一些基本常识去生活,你完全可以少得很多病,多活很多年。你肯定不会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更不会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也不会以酒为浆,以妄为常。这些东西你都不会去犯,那么你的肾痰脾痰肺痰的真正根源都让你截断了。 你想想,人们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各类痰浊,因为痰浊然后再变生各种疾病,大家想想,你是去治疾病,还是治痰浊,还是治不良生活习性。 估计不用我们说,你心中都已经开始觉悟了。治病是治标,治痰是治本,治不良生活习性,是拔根治根,如何根除疾病?说白了,就是根除我们的不良生活习性。我们想按照《黄帝内经》上所说的,年百岁而动作不衰,不靠天,不靠地,而靠我们自己。只有觉悟,只有恬淡虚无,只有正气存内,只有精神内守,你才能既活得健康且长寿。生病起于过用。这是《黄帝内经》最精辟地一句经论,我们不过度采伐自己的精气神,不思虑过度,不饱食过度,不言语过度,不视听过度,不纵欲过度,凡事知道节制,知道及时踩刹车,即使有病也好治,即使得病也不容易得大病。 如果再稍微配以运动养生,静坐安神,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其实人是可以过得非常幸福美满的。 特别是我们这个社会,根本不会吃不饱,穿不暖,你很多时候奋斗的不再是为身体的正常需要了,而是在为欲望金钱在奔波劳累,你身心毫无受用,反而找来病苦,最终又何乐之有。
所以我们中医普及学堂,出了普及一些中医常识,医理药方,同时更需要在万病之源,养生保健上加以普及。一方面要让大家具备更多的中医常识,懂得有病早治,同时要让大家能够在源头上防治,根本能够不生病少生病,岂不快哉!不生病少生病,岂不快哉!

我们回过来看前胡,它能够除内外之痰实,它何以能除痰实,它治的不单是痰而是治气。
前胡能够治胸中逆气,肺中腻气。古人说,痰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可以因为你生气而上泛巅顶,导致脑梗。 可以因为你郁闷而中堵胸膈,咳嗽或肋痛。可以因为你恐惧不安下注腰肾,导致腰酸腿重。所以治痰要治气,气顺则痰消,气为痰之帅,气可以帅痰。你肺中痰热鼎沸,不是去清痰,而是首先该降肺气。好比如说,满天乌云浊垢,人体热门得很,这时你不在高空上化乌云,那化不了。中医认为,譬如阴晦,非雨不晴。比如天空一派阴霾,就像你胸闷痰堵一样,这时天上不下一场雨,上天不开一剂下气汤,那么永远难云开雾散,得见阳光。 故而对于人体阴云密布,痰浊蒙肺,肺就像天之象,通过前胡能够降肺浊,归肠胃土,就像天空下场雨,把乌云都下到大地中去。这样浊阴归六腑,浊水归江海,天地就恢复清升浊降,一派晴朗的气象,从此欣欣向荣,生生不息。 而我们人体何尝不是这样,要取法天地,前面我们多次跟大家提到。中医要有观物取象的思维,要善于上观天,下观地,中观人。中华民族的大智慧,都集中在一个观字。学好中医之人,一定是一个善于观察万事万物的人,找到其中的相通道里,你就会豁然开朗,领会到医理之精妙。 所以我们用一味前胡,其实取一个天地大象,就是在帮肺下气,下气的同时,肺中乌云痰垢都随之下来。
所以你不管内伤外感,只要肺中听有痰实肺热,前胡下去没有不随之而化为云雨,降入大地的,故前胡这味药堪称肃清胸膈中痰浊实热之妙品也。我们讲到能够除内外之痰实的前胡。前胡除的是实痰热痰,不管内伤外感。只要肺脉右寸亢盛偏大,乃痰实浊阴不降,皆可以用前胡。通过降气以降痰,气降则痰降。 我们讲到,前胡治痰,它只能治痰之已成,不能治痰之未生。生痰的原因有很多,我们跟大家分三面来论。肺痰、脾痰跟肾痰。 因为中医认为肺脾肾跟水液代谢关系是非常大的。烟酒容易灼伤肺,饱食肥腻容易压伤脾胃,纵欲熬夜容易劳伤肾。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产痰之根,它们由浅到深,最难治的顽痰是肾痰。人体的精血是容易消耗而难以生成啊!所以要注意保精节欲,张锡纯曾经谈到过,一个人有百年之寿命,功夫全在于敛。就是说人体命长健康,不在于经常把自己透支,而在于懂得及时收敛,身体还没过用,就赶紧回过来充电。就像手机电池,每次你都把它用到停机,那就很容易折腾坏了。未病先防的宗旨,就在于你身体还没有非常疲劳之前,就要懂得及时休息补养。一个不懂得休息的人,是不可能把事业干好的。一个不会休息的人,那疾病很快就会盯上他。由于前胡降气化痰之功挺厉害的,所以名方里头,都喜欢用它,像杏苏散、前胡散治疗各种外感内伤的咳嗽。这里顺便跟大家提到,中医是如何治咳的,咳嗽不是去止它,而是去理顺它气机,见咳不治咳,见血休止血,明得此中趣,方为医中杰。 像很多肺部有痰,气机不顺的咳嗽,你勉强去用止咳平喘的药,把咳止下去,结果气机被瘀滞,痰却被压在里面。所以我们见到咳嗽要从通宣理肺调气机下手,肺部气机升降如常,咳喘自然就消了。故而我们这里要跟大家介绍一组对药,叫枳壳、桔梗。 古医籍上说,膈上不宽加枳桔。 也就是说你胸膈上面的肺部,不管是气机瘀滞,还是痰饮留着,只要感到闷胀不舒,不管是无形之气壅塞,还是有形之痰堵道,都可以用枳壳、桔梗。两味药一宽中下气,一开提肺盖,一降一升,如同甘露洒须弥,白云超顶上。又好比天气下而为雨,地气上而为云。这样胸中这个肺部如同云开雾散,天空一派晴朗,自然咳喘闷胀消除。尤其是很多中老年人,身体气机循环不畅时,每逢到阴雨天,要么就风湿关节痛,要么就胸膈中闷胀难受,要么就咳痰。 其实天气的变化,对应的是人体的肺部变化。你只需要学会如何调理肺部气机,那么天气变化时就不会那么难受。所以有些老年人说,我这老关节治胸肺都快成天气预报了,一旦阴雨连绵就痰咳不止。 一旦天气变化,关节就疼痛不休,甚至痰饮源源不断咳出来。 为什么肺部跟关节常常连在一起,出现病变,特别在中老年人身上。 因为中医认为,肺主治节,肺朝百脉。你肺都痰浊壅堵,那么百脉过到肺这里来,不也被传播很多痰浊吗?所以关节阴雨天疼痛加重,表面上时气温变化,血脉收缩,而实际上里面脉管也有痰浊阻塞,关节也有痰垢停留。所以古人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我们除了要温通身体经脉,更重要是要理顺肺部气机。肺部气机理顺,百脉百节随之而理顺。所以有些医生用小青龙汤配合一些枳壳、桔梗或前胡,调胸部的痰浊气机,发现气顺痰消,阴雨天的时候,风湿痹痛就减轻,减少多了。这也是不用通过治风湿的药,却能达到治风湿的效果,因为治风湿是治其标,治脏腑才是治其本。 脏腑气机升降开合如常,痰饮能够往下肃降,就如同枳壳、桔梗再配前胡,一个令胸中大气一转,一个使胸中痰浊乌云往下顺降。 这时你胸肺气机得到舒展,引起百脉关节都畅通,这就是善于治病的脏腑辩证思想。要知道人体百脉百节,最重都要归五脏六腑来管。 五脏六腑弱,则百脉百节弱。 五脏六腑强,则百脉百节强。所以我们把这枳壳、桔梗、前胡,命名为肺痰三药。 因为枳壳、桔梗是肺二药,升降肺部气机,是组非常出名的药对。 而前胡能够洗刷肺部痰实,你就像你过年前要打扫卫生,发现房子上面有很多蜘蛛网,那些就是浊阴在上。这时用一根长长的扫把,把它们刷下来,就干净了。而前胡它就像这把长长的扫把,能够从肺部把浊阴扫下来。故而前胡配上枳壳、桔梗,那就是肺痰三药。专门令肺部气机宽畅,令痰浊下降。我们学习中药,特别是现在学《药性赋》,是以点去破面的,从一个药物原点里头,一定要展开一张面来,就像蜘网一样,你刚开始是一个网眼,通过丝线穿插,不断努力,最后发现,一张大网都让你织成了。不同网点上布有不同的药,一到最后,你就会发现,所有的药物,两三百味,一下子都让你提起来了。
这就叫提纲而挈领,所以即使我们学前胡一味清热化痰的药,不单是学它,更要学到一类药,像前胡配合枳壳、桔梗,就等于强强联合,加强肺部气机疏达,以及加强肺去排出痰垢。这样学一味药就等于学了三味药。如果你更会善于思维的话,立马联系我们前面讲的全瓜蒌、贝母,那么前胡配瓜蒌、贝母,那就是清化热痰的三剑客,它们也非常好用。
你肺部咳痰浓浊,源源不断上来,一派火曰炎上之象,这时就不是单纯去调理肺部气机了。急则治其标!这前胡、浙贝母、全瓜蒌下去,把炎炎上浮的痰热都清了消了。有学生就说,这中药太难学了,同样一类清热化痰药,就有十来二十种,真不知道如何区别使用。这里教大家一个捷径,就是用药阵。就像打一场仗,你看将军怎么调兵遣将,他不是一个小兵一个小兵地调,这样该调到什么时候啊,而是一调就一个团一个团地调。所以我们学用药,刚开始是学用单个兵,到后面真正临阵作战,一定是海陆空三军作战。 汗下利三法圆通,汗就是发表到空中,下就是通大便于地下,利就是通利小便于江河。这时你用药的思维应该是高屋建瓴的,不会再某一个药里面纠结,都是取它们药物相须为用如郁金、香附,共同解开肝气郁结,或者相反相成,如大黄、附子,共同涤荡肠中寒积,或者一个药团协同作战,如枳壳、桔梗、前胡,调理肺痰壅塞,或者一组药阵共同对敌,如前胡、浙贝母、瓜蒌,共同清华胸肺痰热。
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出学药很重要,学方也很重要,但这药方之间的桥梁,药对药阵更是重要。
现在很多学生,只学了药,然后就学方剂,这药方之间的桥梁,药对药阵,知之甚少,所以很难真正看出,药方配伍之精妙,到临床上去,运用起方来,也不能大开大合,得心应手。
有时加减变化,用一两味药,像解奥术一样,拈断几根须都想不到,这就是因为药对药阵的基础不牢。如果你积累有像《药性赋》这样几百味中药,同时也有几百种药对药阵,并熟悉它们作战的能力跟特点,那么什么时候要用到时,那真是呼之便来,随手而出,例无虚发。
所以我们接下来将《药性赋》时会跟大家,顺便串讲一些药对学、药阵学。
像讲滑石时,就要把滑石配车前子,这是利尿二药,专治疗尿道炎、膀胱炎。
讲天门冬时,要跟麦门冬连起来讲,因为天麦二冬,专门滋润心肺,如天布雨。
讲竹茹时,要讲枳实、竹茹这组药对,降肺胃之气,以消痰浊。
陈皮、竹茹这组药对,升脾降胃,治疗胃中呃逆。
当然还有一些鼎三药,讲枣仁时,要配合合欢皮、夜交藤,叫安神三药。
前面也讲过柴胡,其实跟香附、郁金连在一起就叫解郁三药。
柴胡又跟香附、川芎连在一起,称为通耳窍三药。
当然还有前面提到的咽喉热毒三药,射干、马勃、山豆根。
以前眼花眼涩二药,枸杞子、菊花。
还有散瘿散瘤二药,海藻、昆布等等。
如果要特别来讲的话,这方面的对药学、鼎药学、药阵学,都可以专门作为一种中药学问来研究所以有《施今墨对药》,大家可以去参读这本书,可以拓宽你的中药思维,知道哪些药物连同作用时,可以起到一加一大于二,大于三的效果。
所以为什么到最后,单方医生偏方医生会输给辩证医生。
因为单方偏方医生,它只能用方子去套疾病,而辩证医生,却可以按照心目中的理法,然后去遣方用药,甚至去自拟方药。
按照临床需要去组配,就如同按照打仗的局势去排兵布阵,这样就更能够切中病机,更合理科学。
所以大家别小看这些药对药阵,其实很多名方,就是由一些小药对小药阵组成的,你看五子衍宗丸,治疗肾精不足,就是由无种种子联合在一起,共同去补肾生长精血。所以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你别小看这些药团药阵,它们一联合起来能上能下能开能合能升能降,很快就能让身体气机对流通畅起来。 就拿群方之首的桂枝汤来说,它也是由桂枝、白芍调和心肝,再由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脾胃气血。
生姜、大枣也使一组药对,可以给药力一个动力,它们就像粮草官一样,专门督运粮草,而桂枝就在前面打仗。
炙甘草乃和中之国老,它能够协调这一大堆药物之间的吵闹,所以整个方子,非常完美,外证得之,可以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可以化气调阴阳。
这方面的药对要阵学,以后我们再逐渐跟大家介绍,这里给大家点到,以便大家学单味药时没那么枯燥,你能够学一味前胡,就学到两组药阵,肺痰三药枳壳、桔梗、前胡,清化热痰三药,浙贝、前胡、瓜蒌。
这样疾病一上来,我们就三板斧上去,既能各个击破,也可以强强联合,这正是中药配伍之妙。
所以很多医生,它心中都无方了,就是根据脉法诊断来选用一些特效药,药对药阵,这样随手一出,就是一首方子,你看不出它出自哪个名方,但药物之间却协调得非常好。
这就要有高深的理论,加上深厚的临床功底。28、滑石
滑石利六腑之涩结。
好我们接下来跟大家讲滑石,看看如何从一味滑石里头学到一些药阵名方或者药对鼎药。《药性赋》上说,滑石能够利六腑之涩结。滑石这味药,听它的名字,你可以想到它的功能,滑石滑石顾名思义,就是你泌尿系统结石,尿热尿赤小便淋痛,它可以帮你滑下来。大家到药方抓药时,一抓滑石会觉得很舒服,真是药如其名,滑石它属于矿物类药,打成细粉,你用手去触摸,那手感非常滑,所以它可以滑利人体的孔窍。由于它性又偏寒凉,味道比较甘淡,前面我们跟大家提到,寒凉的药物普遍都能够清热,甘淡的药物大都能利湿,就像你煲冬瓜汤、玉米须汤,煲出来的汤水非常甘淡。你平时喝进很多咸浊的食物,这时来碗甘淡的汤水,这时你身体咸浊之气就会随之这些甘淡的汤水大把大把地通过小便拉出体外。所以说要美容很简单,多煲汤,清淡饮食,就是美容的饮食秘传。 现在很多女孩子,又喜欢吃肥甘厚腻,所以身体浊阴很盛,她们即使用香水也难以掩盖,因为浊阴应该出下窍,你不服用一些淡渗利湿的汤水,不把饮食清淡下来,你身上怎么可能像清水芙蓉,天然雕饰那样呢?所以你如果懂得用滑石利小便之法,你可以帮很多有体臭,汗酸味重的人们美容或者减肥。 那滑石该配什么才更能够迅速帮身体一派浊热减出体外?那首选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车前子。因为它们都是利尿通淋的药,是走水路的,车前子配滑石,利水湿,轻身的效果比较好。 但前提是病人有水湿化热,现在很多人肥甘厚腻,尿黄赤,身体肺重,他们肥的并不是肉,而是水湿。湿。

这时我们就可以給他用通水道二药,车前子、滑石。
如果还嫌力道不够,那就再加强版,通水道三药车前子、滑石、泽泻。 泽泻能够令人行水上,日行百里。其实就是让人腿脚轻便之意,现在大多数城市人吨位都在不断上升,想肥佷容易,想瘦就很难,因为你管不住自己嘴巴。这时你就只能在去路上帮你用药物来减减,所以车前子、滑石、泽泻,通利周身水浊下行,大开膀胱水路之道。 如果病人不能坚持吃药,那也简单,我们前面提到,一味药既可以做食疗的,又可以排除身体浊水,是什么?
薏苡仁,薏苡仁理脚气而除风湿。薏苡仁这味药不单治你脚气臭浊,而且还治你腿脚湿重沉着,上下楼梯提都不想提起来。看到凳子就想坐,站久了都觉得累,一派湿象,就用薏苡仁。每天早上就吃薏苡仁煲粥,吃一段时间,你身体肥胖湿重,都可以减减。但这里要跟大家听到,真正减肥减湿,不在于你用这些甘淡的药物药阵药方食疗,去排除身体的浊水。而在于你要上喝进很多浊水来。像饮料可乐啤酒,你如果不知道戒口,那吃进来当然成为啤酒肚水桶腰了。上头嘴巴不管好,你下面膀胱再会排,累死你也排不干净。这就是为何痛风是最好治的也是最难治的,好治是因为管住嘴迈开腿,直接就用我们这些利尿通淋的,把尿酸湿毒带出体外,然后你再清淡饮食,血脉里头浊阴少了,流动畅快了,堵塞瓦解了,瘀滞开通了,那何痛之有呢? 难就难在很多人,他提出高要求,这种高要求,是已经完全违背了常理。他们说医生你有没有药物,既能够帮我治好通风,排掉尿酸,清掉血毒,又能够保证我晚上可以出去应酬喝酒,吃海鲜鱼肉动物内脏的呢?我们跟他说,你这说法太搞笑了,你只有去请神仙,或许他可以帮你圆这个愿。你如果是凡人,就要遵循凡人的规律,健康就是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是《黄帝内经》健康的三大基石。你现在把这三大基石都绕开了来谈健康,这么可能。只知道应酬过夜生活,夜夜笙歌夜舞,不知道保藏肾精。只知道吃嘴巴喜欢的,不考虑脏腑接不接受,如果脏腑血脉能说话的话,早把你嘴巴骂得狗血淋头了。这些都是健康的杀手,而且是慢性杀手。现在为何时代病三高那么多,就是因为这方面的慢性杀手太多了。人们都把刀尖往自己独自里刺,这样谁又能救他们呢?当你嘴巴进来的大鱼大肉,海鲜鱼翅,这些浊阴之物,远远大过于你身体五脏运化胱肠排泄时,你身体就已经出问题了,不用去检查,尿黄赤,大便粘腻不爽,口中臭浊打呼噜,出汗酸臭。 这一派气象,都在提示你六腑饮食超载了,浊阴太盛了,堵塞太厉害呢?这时该怎么办呢?我们看《药性赋》这句话,滑石利六腑之涩结。 记住!滑石它通利的不单是膀胱府的涩结,它功能更广大着呢,就连六腑水液堵塞,三焦水津不行,都可以用滑石。甚至有些地方色阶,长结石不通则痛,你也可是选滑石。 但大家要知道滑石只是水军海军,在海上水中是它的天下,但如果再陆地,它就难奈何了。陆地就是肠管,肠管排泄糟粕的大将军,也是我们将来要讲的,那是大黄。通秘结导瘀血,要用大黄。?陆地上堵塞,谷道不通,大黄能过五脏,斩六腑,荡涤肠胃,推陈出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而滑石它就专走水路膀胱,引周身之水下滑,就像瀑布一样,令百川归海,顺流而下,不再西顾。 但是滑石也很厉害,你想想一个人周身下上百分之六七十都是水,你能够调着水津四处转,那都已经是高手了。所以说我们学滑石要学一个治病的大法门,你开了这个门再进去,就可以领略中医之大美
这就是为何古代有利下医生,他们专门开疾病之去路,通过滑石、车前子、泽泻,或木通、炒薏仁、萹蓄、瞿麦,以利小便为治病捷径。 或者通过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火麻仁、黑芝麻、杏仁、郁李仁,以润通肠腑为治病窍门。 其实不管你是开前阴还是开后阴,最终都是殊途同归,令浊阴出下窍。所以我们说,去者自去,清升浊降,二便均分,用寿安康。你应该排出去的,就不要留,不要涩结在那里,就像大太极,力量过来后,不要跟它对抗,要把利卸掉,引导走,避其锋芒,这样人体就像一条管子一样通畅。中医认为,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留瘀,水津四布而不涩结,谷道通畅而不壅塞。这样通而不滞,何患病痛不除。 所以我们学到滑石这味药,要学利小便大法,要学利尿通淋,要学引周身之水下注膀胱,洗涤膀胱污垢。所以你不管是泌尿系统炎症,前列腺增生,阴囊潮湿,下部湿疮湿疹,通通都可以用滑石,一滑而下。讲到滑石。它甘淡能走水,寒能清热,滑能够利窍。所以碰到人身体水热鼎沸,六腑水热互结,膀胱小便短赤淋漓。这时滑石用上去,直接开水热下行之通道,就像你把水龙头开关打开来,哗啦哗啦,水都下来。所以说滑石能泻膀胱湿热,而通利水道。它利六腑之涩结,主要作用点上就在膀胱。膀胱为州都之官,众水归焉,一切水津最后都会下到那里去。如果膀胱这里出问题,排泄不畅,那么周身水液,都会紊乱。所以古人有以利膀胱小便为治病捷径之说。这也提醒我们碰到病人,要问大小便,若小便短赤淋漓,不论何疾,先治其小便,令其通利,疾病更容易向愈。我们讲滑石时,顺便要给大家提到,含有滑石的名方六一散。 由滑石配甘草,六比一的剂量,共同研成细末混合来调服,最善于治疗夏季暑热尿闭,津伤烦渴。为什么热邪炽盛火候,尿反而会被闭住呢?
原来人体有个自救反应,你看你冬天是不是觉得尿比夏天要多啊,所以冬天膀胱炎尿道炎相对比较少,因为大量的尿液,很快就把膀胱冲洗干净。但是夏天不同,天热心烦,稍微运动就汗出,身体大量阴分被蒸发上来,所以膀胱里头的水自然就要少一些,甚至你过量运动过后,因为忘了饮水,导致暑热上炎,身体有一个自救机制,通过膀胱气化,把水升上来,为我所用。这些水液就不能被变成尿排出体外,所以人体本来要排尿的,又没尿可排,久而久之,局部就容易产生炎热,所以我们用滑石、甘草来甘寒养阴利小便,清暑利湿。所以你用六一散的关键就是病人小便短赤黄赤,你也可以把这汤方加到辩证方里头去。 有个老爷子就是尿黄尿赤,甚至血热妄行,尿还带点血,每次尿时都会很痛,而且要等很久,才能把尿逼出来,舌苔白腻,也是一派暑湿。我们知道在南方湿热是特别多的,所以滑石这味药非常好用,一下子随着利小便,连湿带热都可以从膀胱导下来。

前面我们跟大家提到,你如果会治水,那好多病你都会治。水可以气化变为津液,滋润五脏六腑,也只有气化的水才能补益人体,而水同时还可以向下洗涤五脏六腑,把代谢产物排出体外,起到涤除污垢的作用。这样病气浊热都能够被水带走。所以你如果懂得如何变化水液在人体升降。升水气化为补,降水导利为泻。知道如何拽着水去升降,就知道什么是真正人体补泻大法。我们到时候有时间再跟大家介绍,为何水剂的代表是苓桂术甘汤,这汤方非常神妙。刘渡舟老先生运用此方最为传神,桂枝、甘草,助阳气化水液,茯苓、白术健运脾胃,导三焦水湿下渗膀胱而出。一升一降,符合水气周流循环之妙。此方出自《伤寒论》,不独治痰饮,更治因水津气化不利引起的各类疾患。 我们回过头来看这老爷子,暑热尿赤,我们用三仁汤,里头就有滑石。 当时忘了跟老爷子说要包煎,因为滑石就像痱子粉一样,你一煮起来,满锅汤都散得是。 老爷子吃完两剂药,笑着说,我小便好了,但又说这药唯独一点不太好吃,就是汤药里头都是这东西。我们才一想,没有跟他交代要包煎,但不碍事,难喝是难喝了一些,效果也挺好的。滑石还能够外用,可以真的当成痱子粉用,治疗小孩子湿疮湿疹,配合一些我们前面讲的薄荷打粉,涂抹在局部,可以清热收湿敛疮。甚至你也可以直接用六一散,给孩子洗完澡后涂抹在身上,那些寻常的痱子,也容易消退。甚至有些严重的痱子,非独流水,周围奇痒难耐的,你用上去也有效果。但同时要注意配合内服药,从里面把湿热撤走,再用外抹药,使局部易于收敛。这样内外兼治,其效更速。
朴硝通大肠,破血而止痰僻
芒硝这结晶体,上层为芒硝,下曾为朴硝,名字虽异,实质相同。它味咸,咸能够软坚,能够泻下,所以大肠里有燥屎积聚,它可以把它们碎开通下。而它性又寒的,偏苦,所以能清热下火,人体胸膈中热火上扰,咽喉总统,一派火曰炎上之象。芒硝下去,就能开火毒下行之通路,使浊阴热毒归六腑。我们看《神农本草经》怎么形容芒硝。 说它主百病,除寒热邪气,主六腑积聚。这句话把芒硝很厉害的功效都道出来了,芒硝质重能下沉,凡遇到积聚等物,都能够软化解散,往下堕。 有形之堵塞可以逐出六腑,无形之火热也可以从上往下撤,真是一味荡涤六腑,推陈出新的良药,它跟大黄常相须为用。逐五脏毒,从六腑出!大家看!脏毒最严重的表现,最后热极生风,容易抽搐或癫狂,这么严重的脏毒,该怎么办呢?中医不治脏而治腑,脏邪要还腑,你浊火不能下潜反弹上来,人当然狂躁不止。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就很重视用这脏邪还腑的思路来治疗疑难杂病。好比如顽固的癫狂,里面记载有一少妇癫狂,你勉强灌她药,她都不喝,甚至她不以为狂,亦不想吃药。后来张锡纯想了个办法,用芒硝把它当做盐来用,在饭食之间调配之,病人却不知道用这个暗度陈仓之计,病人吃了一个多月,狂躁之症遂减,到后来都不发作了。 张锡纯称,芒硝不仅能够开除痰迷心窍,它同时更能够使心中之火热,向下消散无疑。 这样日积月累,量变引起质变,既能够清顽痰胶痰,也可以不断地开通六腑,以助痰浊下行之通路。所以服之,立见功效。 张锡纯用这种芒硝当盐的治法来治疗痰迷心窍,失心疯,癫狂,方法方药简便易用,可操作性强。所以当碰到病人双寸脉上越,气血并走于上,脑子静不下来,就像风筝被扯哈桑高空,这时就可以用芒硝涤荡六腑,收气下行,软坚散结,导邪火归土。《伤寒论》上说,万物生于土,复归于土。 所以身体虚弱要培土,使土生万物,身体堵塞,浊火实证要攻土,使土纳万物,化万物。所以脏毒要从腑出,要从土中肠腑排去。中医治病是用这种思想,它看到的是人体正常人体气血的升降,管道的通畅。好比如你的六腑消化道谷道,这地方奥妙无穷,这地方既是精华化生之处,也是人体糟粕排泄之所。 脏毒要从这里下走,五脏元真要从这里汲取,如何恢复身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功能,正是我们中医时时刻刻要把我的主线。你精华不取,身体就虚劳无力,你糟粕不排,身体就堵塞长包块。我们学芒硝这味药,就要学到脏毒还腑,祛除六腑积聚,五脏邪气的一种办法,就是通利谷道,软坚散结,导浊火下行。

所以不独是阳明燥屎内结便秘,芒硝更广阔地运用于各种咽喉上火,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心烦失眠,口苦咽干,等一派浊火上行,浊阴不降的脏腑实证里头 会用芒硝在于要明通人体邪气该怎么排,一定要抓住病人有湿热瘀堵这点。《药性赋》上说芒硝通大肠,破血而止痰僻!这里头就把芒硝最形象的功用用一句话高度概括了,你不仅是瘀血痰浊,还是大肠的糟粕,芒硝通通可以给你洗下来。但大家要知道有病则病受,无病则人受。 你身体体质亏虚,不利运化积滞,这种情况就要慎用芒硝了,同样是积滞,中医都要辩证看待,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水积,或积水。体质壮实的你用瞿麦或车前子一两味药,一下子就导水湿下行。 但你体质虚弱的,是因为虚而停留水瘀,这时水饮停留就是标,真正脏腑不气化才是本,故而你用肾气丸或补中益气丸,不特别去治水,而去治脏腑气化,助其五脏元真通畅 那么人自安和,水自消,病自去。所以用芒硝来通大肠,你如果是大肠实热火毒上攻,这些糟粕一日不去,便一日为祸,这时定当使用雷霆手段,如芒刺在肉,不拔不快。但如果病人是体虚,运化不动,肠道积滞,只是个假象,它反映你脏腑推动功能下降,像很多老年人体虚便秘。 比如脾虚脾约的,脾功能不足,大肠失去津液敷布,不够滋润,你反而不能去攻它,用一些麻子仁丸微微润通,比用芒硝却能起到更好润通大肠的效果。可见中医认病要理顺标本虚实,这点很重要。不知标本虚实,开口动手便错。知道标本虚实,屡用屡效。肠子的病会影响到五脏,五脏的病会影响到肠子。所以你察色按脉,必须审别标本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泄之。 这样每味药在你心中都有分寸,都知道什么时候用它。 所以说中医治病一定是在治一个时机。食其时,百骸理。这是《阴符经》上的话,要把身体理顺,就需要切合用药时机。所以说药物功效重要,但用药时机更重要。这个时机用得当,就像拨方寸之木,可以转万户之舟。在《珍珠囊》中说,芒硝其用有三。 一去湿热。 二洗涤肠中宿垢。 三破除坚积热块。大家要注意一下,凡是药物有洗涤作用的,我们要多留一分心,为什么? 因为人体的疾病在身体,就像污垢在碗一样,像痰湿瘀血甚至脂肪瘤包块。我们中医陡把它看成身体的污垢,就要用药来去洗涤。还有哪些药有洗涤功用呢?我们前面讲的瓜蒌、薤白合用,最善于洗涤胸膈中痰垢。就像洗碗时,碗碰到你的菜瓜布一样。故而碰到胸中痰堵,胸痹,或者肺部咳痰咳不爽利。 我们这全瓜蒌一上去,病人咳痰都顺利了,痰排去也快速了。当然还有山楂善于洗涤人体肠胃中肉积,大家看有些玻璃杯下面有垢,你用浓浓的山楂水下去,摇一下,那垢积居然都被慢慢消化掉,恢复玻璃杯的干洁。这就是为何胃酸能够消化食物,但是对于胃酸过多的病人,我们就少用。 当然对于你平时不知道如何到戒口,三餐无肉不欢,天天吃得肠肥肚满,又想通过吃山楂片泡山楂水来减肥,企图仰仗药力来为你贪食的结果埋单,这怎么可能呢?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善于洗涤身体垢积的药,如神曲、麦芽、鸡内金、鸡屎藤。大家看,鸡内金它就是鸡的胃,连石头进来都可以化,凡动物弱于齿者,必强于胃。这鸡内金善于消人体的各种积聚,又比较平和。曾有胆结石的病人,单纯研粉服用鸡内金,一个月后结石居然消失了。 可见鸡内金善于洗涤胆管内垢积,当然你用药引,引到膀胱去,对于肾结石,膀胱结石也管用。这里面我们就不扯开来详谈了,以后碰到再细细来说。我们看这芒硝有通大肠破血而止痰癖之功。有些人就疑问,芒硝怎么止痰癖,这不好理解啊,为何止咳化痰药里头没有芒硝呢?告诉你,药物不是按你表面归类,它能干啥就能干啥,有的时候药物时通过作用脏腑,恢复升降而达到药物本身难以达到的效果。就像你灯泡灭了,你发现是下面开关松了,结果用一根螺丝刀把开关拧紧,结果灯泡又恢复了明亮。 可见灯泡灭了,不一定要修灯泡,有时修开关反而管用。 察出疾病真正原因在哪里,往往比你片面地用特效药要重要得多。 所以这里有必要跟大家介绍一个用芒硝来化痰的名方。
(芒硝湖)

这个名方就叫做茯苓丸,又叫治痰茯苓丸,仅由四味药组成。半夏、茯苓、枳壳、芒硝。凡是病人中焦停痰留饮,痰饮不化,因此顺着经络到处转移游走,堵在肢节,不通则痛。其实很多五十肩,肩周炎的病人,你一看他有打呼噜,平时咳吐痰多,关部脉滑数,这都是痰浊之象,需要往下肃降。这种舌苔黄腻,痰浊上扰的肩臂痛,千万不要把它当成风湿来治疗。 风湿是往外发散的,你一发散,反而把更多痰浊发上来,痰浊是浊阴,应该往下肃降,你一降本流末,令阳明之气下达,打开痰浊下行的通路。那么肩周、咽喉、食道胃的痰,通通都往下走了。 所以用半夏、茯苓燥湿渗湿。 痰由湿生,湿为痰之母。 这两味药可以治痰的来源。枳壳、芒硝一宽中下气,一洗涤痰垢,可以大开痰浊的去路。这样还没生起来的痰不让它生,已经生起来的痰让它有个去路。 如此四味药,既治病之来源,也治病之去路。 使脾胃健运通降,自然四肢之痰,潜消默化,真是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啊!
大家看,中医就连一个肩周炎,也不一定要当风湿治,很多当风湿治,老治不好,你就要看是不是五脏失调,痰瘀作祟。在《全生指迷方》中记载。
手臂通,通道不能举起手来,或者在左或者在右,转移来转移去,这是有伏痰在脏腑中脘部停留,脾胃不能很好升降,四肢都属于脾胃,四肢都禀水谷气于胃,胃不能很好化生水谷精微供给四肢,它就供给四肢痰饮,这样痰浊粘滞阻塞,经脉不通则痛。 所以中医不治肩周炎

就像西方医学之父,也认识到这点,他说医生有三大法宝,一是手术,而是药物,三是语言。
可惜我们现代能用语言来挽救病人疾苦的医生太少了能不断地传播健康知识,引领大众去回归《黄帝内经》所说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医生太少了。现在人很多疾病,其实不是难治,难在你不肯回归正常规律作息,回归了,治起病来,就像顺水行舟,跟正常人体自然规律逆着干,颠倒昼夜,乱了三餐,这样治起病来,就像逆水行舟。 一顺一逆之间,难易可想而知。 我们再给大家介绍一下,芒硝在外用药里头,也是大显身手,像善治疗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的冰硼散,出了冰片硼砂外就有芒硝,还有西瓜霜治咽喉炎的,就是用芒硝跟西瓜一起炮制。 更有治疗目赤肿痛的眼药水,可以用芒硝来配制。 迅速让眼中热火下行,肿痛顿消,如蒙甘露,如次滋天雨。当然对于各种疮痈肿毒,比如痔疮,单用芒硝煎汤来外洗肛门,也能很好地把肛周肿痛消退掉。 甚至乳房长痈,用芒硝化水后,纱布包裹外敷,也可以退热消痈,软坚散结。古人说,外治之法即是内治之法。 你用芒硝治内科杂病可以逐五脏六腑寒热积聚,同时你用芒硝治外科杂病,也可以排除各类疮痈肿脓。
所以当我们看到芒硝有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报道时,那是在情理之中,并有些研究说,可以含化治疗毒火上攻牙痛特效,那也在情理之中。 甚至还有报道,病人阳强,阴茎不倒,这是一种病,用芒硝去外敷,也可以顺降下来。甚至用它来外敷,治疗阑尾炎,用它熬水坐浴,治疗前列腺肥大,用它煎汤,治疗泌尿系统结石。 各类形形色色的报道都有,这些看似名目繁多,其实都离不开芒硝攻逐五脏六腑寒热积聚的功能。有热它可以清,有肿它可以消,有积它可以下,有坚块它可以软化。但是大家要注意,这是停留在有的层面上去调,你只有有病才病受,你如果体虚就不适合用它。体虚则人受。这就是我们用药的分寸,必须先明寒热虚实,阴阳表里。 古人说,未议药,先议病,就是这个道理。
26、石膏
石膏治头痛,解肌而消烦渴。石膏人称白虎,一方面是《伤寒论》中白虎汤有它。 另一方面白虎乃西方金降之象,白虎能肃降肺胃,使炎炎的暑热烈火,转为一派秋凉。中医《黄帝内经》认为,亢为害,承乃制。 这是说,你热势太亢,就是一种灾害,就像天地干旱大热,这时就要一场甘霖露雨来肃降大地。所以自然界有一种灾变,就有一种对治之法,而人体有一种病变,也有一种对治之法。我们学医为什么要善于观察大自然,因为你就可以明通阴阳造化之机,进而把这道理运用于人体,那么就无往而不利。 所以《易经》上记载,以前包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观鸟兽虫鱼,还有万物的纹理,然后始作大易,以通神明造化之理。 我们历来医家也共同认识到,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知道易并不是知道去如何看相算命,卜卦吉凶,这都是小道,而是要去研悟其中至理,明白人生真相。然后努力去为万民谋福祉,自强不息。这才是我们中国文化道统大易精神。 回过头来,我们看天地之象,如何跟人体之象相通应,为何我们前面反复强调,天地有一现象,必然在人体上有一现象对应,人体有一病象,天地之间必也哟一现象与之对应。你如果善于去思索挖掘,你会窥见更多大自然造化之美。就像我们人体在温热病的时候,身体壮热,非常烦渴,脉势洪大,汗纷纷出来,如同雨下,这在中医看来,叫做阳明四大症。这四大症大家看像不像在天旱时人们的状态,长期天不下雨,暑热蒸腾,每个人都喊出不止,心也着急,脉很洪大。因为浑身壮热,消耗大量阴分,所以心烦口渴,这一派天旱之象,就如同人体阳明火热。那大自然如何救民于火热之中呢?一句话,久旱逢甘露。夏暑亢盛为害,一到秋凉就顺承下来,这叫亢为害,承乃制。人体脉势亢盛,一派血脉喷张,津液鼎沸,这叫温热病,气血两燔。

一旦碰到含有石膏的白虎汤,就像火灾碰上暴雨,就像暑热碰到秋凉,真是天生一物克一物啊!那热腾腾之势,立马为之平复。所以从中我们就可以知道,你再热的阳明热证,一派火热,这时请出石膏这匹白虎来,也可以帮你凉降下去。 所以说石膏,甘寒,能够解肌而消烦渴,这种烦渴就是热火亢盛,烁伤津液则渴,扰动心脉则烦。 石膏一出马,顿清阳明实热。如同演唱一首清凉之歌,降热而消烦渴。有个病人,大叶性肺炎,这时病人不单发烧,而且还咳吐浓痰,非常黄浊。一摸脉势亢盛搏指,这明显是一个上焦心肺胃热盛,炼熬津液成为痰浊。大家看!所谓大叶性肺炎,那么多痰浊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看看,人们去熬粥,刚开始熬是清稀的,越熬到后面就越稠,或者是熬药膏,熬到后面粘糊糊。这说明火能够炼津液成黏着,你要把黏着恢复清稀,有两个办法。 一方面是赶紧撤火。 另一方面是往锅里加水。 就用这简单的水火思想,我们给他开了麻杏石甘汤加千金苇茎汤。 这里头既有石膏撤火下行,也有桃仁、薏仁、冬瓜仁、杏仁,导肺部痰垢往下走。还有芦根、甘草能曾润津液。病人之服用了两付药,热就退了,咳痰本来黄浊的,都变清了。三付药吃完,病就去了七八,再休息几天,没有服药,就好了。中医认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 这里的毒并不是说真的有毒,而是说药物有它的偏性,所以病人三剂药下去,大叶性肺炎,咳吐脓浊,变清稀了,变白了,就说明热势已经退下去,不需要再赶尽杀绝了,身体自动都会去收拾残局,清理战场。 人家说这大叶性肺炎,用抗生素,佷容易耐药,而我们中医中药就有这个特点,你只要用天然的药草,你用几千年都没有耐药的先行,因为你随便就可以组合出各种药方来,那细菌病毒怎么能跟得上你组方的变化呢? 这真是以自然之药来治疗自然之病,一物克一物,病邪无法耐药。 从中可见石膏对于肺部痰浊火热上蒸的效果是钢钢的。大家要学好石膏,一定要看张锡纯是如何用石膏的。张锡纯堪称把石膏发挥到淋漓尽致之人,可以称它为石膏王。他用石膏退热,认证准,剂量大,常常一剂之间,将大热退除,病人覆杯而卧,病去若失。 所以说我们在讲这《药性赋》时,可以去参读《医学衷中参西录》里头关于药物方面的讲解,那都是他临证实践出来的,理事圆融,非常精彩。学者若能够深入玩味,定可以觉得满纸灵机,大受启发。《药性赋》里头说石膏能治头痛,这个一般人比较少用,大家只知道石膏治牙痛胃火上攻的效果特好。所以清胃散里头加石膏,胃火下停牙痛消。玉女煎中加石膏,治胃热上蒸津液耗,口干舌燥属于消渴,配合一些养阴之药,来去降火滋阴,解除消渴燃眉之急。所以石膏配合知母、地黄、麦冬之类养胃肾之阴的药,上清肺火,中养胃阴,下滋肾水,这样燎原之火势,熬伤了肾中精水,都可以用此方去救急。 所以碰到病人熬夜,导致肾中水亏,辛辣烧烤助长肺胃火热,导致口舌干渴,牙龈肿痛,这类病象非常多。 你随手用处玉女煎,但见舌尖红少苔,没有不应收取效的。一边降肺胃火,一边让身体下甘露雨,这样大雨滂沱,炎热之威,自然解除。大家要知道,在用石膏时,用它来降火,一般是要生用的,生石膏,退降火热效果才好。甚至有些医家想要降火更神速,他们还建议用一部分石膏,研成粉末,不用煎熬,直接用药汤冲服。你本来是白虎证用白虎汤退不下来的热,把石膏研粉冲服,热就退了。所以章次公他治疗阳明胃热,或大叶性肺炎消渴,都会用到生石膏研末冲服,他说生石膏研末吞服,清热之功,更胜于煎服,用于治疗温热壮热,颇有效验。 《奇效良方》中石膏鼠粘子散,治疗偏正头痛,连到眼睛痛,石膏、鼠粘子各等分,研细末,每次服用两钱,吃饭后用温酒或者清茶调服,需要温通血脉的用温酒,需要清利头目的用清茶。至于胃火为什么会头痛,这个有点难以理解。其实大家只需要知道,人体头部脸面大多数是阳明经所过,阳明是什么?是胃肠啊!你胃肠中浊火不降,那么头部就会热赤烦痛,所以碰到这种头痛,我们见过一例,病人痛到捶头顿足,大家看到没有,只需要一个病象反应,我们就可以扑捉出病机所在。如果病人头痛,软绵绵,唉声叹气,那一定是虚痛,如果病痛到心急火燎,捶胸顿足,那就是实痛,为什么呢?中医歌诀里头有一句话叫,有力无力辨虚实。 一派强壮之象,那是实。 一派虚弱之象,那是虚。病人的举动有没有力量,脉象给你的指感,都明显把虚实告诉你了。虚则补之,实则泄之。虚实一出来,治法就随之出来,一点都不含糊。中医治病其实是非常清楚的,不是糊涂医在治糊涂病。所以不要以为头痛就吃特效止痛片,你不辨虚实,不循病因,用止痛片来麻痹神经,不异于掩耳盗铃。我们看他捶在前额部,知道是阳明胃火头痛,就用芎芷石膏汤。 其中这汤方三味药是不可挪移的,川芎、白芷、石膏,为什么呢?头痛不离川芎。 阳明额头痛不离白芷。胃火壮盛不离石膏。这三味药,标本兼治,治万人无一损。 既有川芎、白芷风药上行头目,开破郁结,火郁发之,醍醐揭盖,不去挽留热气,又有石膏降阳明胃火下达,使头部热火有个去出,不复犯上作乱。这三位你别小看,也是利用风药来使清阳出上窍,利用石膏甘寒来降浊火,使浊阴出下窍,这样上下分消,病痛可了。病人吃完后,头痛如失,后来也没有再发作过,原来他那段时间熬夜打麻将又吃宵夜,人体久坐在那里,胃部浊热不能通过散布下行,脑部又思虑过度,加上打麻将的空调房,寒邪外束。这样外寒包住里热,你不用解表跟清热二法同行,如何能够迅速拿下它头痛呢? 真是千钧之疾的病痛必用雷霆手段啊! 从这里我们看来石膏它对人体而言,就是一个典型的急救消防队。 你身体四处着火,火势烧到最旺,你别忘了第一反应时间,就是打119 ,119就是火警。 所以身体一派燎原火势起来时,别忘了赶紧请生石膏出来。
有人是请它出来了,一次用只用10克15克,碰到燎原之火,那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如果能够救急呢?试想一下,森林火起,岂是你区区十人八人消防队员能耐得何的,必须是大剂量,重剂起顽疾。 药物剂量,只有达到一定程度,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欲起千钧之石,必用千钧之力。否则见到热势燎原,只是小打小闹,隔靴挠痒,又有何功?这时必须天降滂沱大雨,方能令燎原之火迅速挖掘冰消。 数遍提一下,以前人上火了,吃一些豆腐汤,一下子退热退火效果良。 一方面豆汁会偏凉,更大一方面是以前的豆腐是卤水点的,还含有石膏,都偏凉,这样煲出来的汤,能够降火下行,利水而走。这叫阳随阴降,热随水退,火虽尿消。所以别小看一个豆腐汤,导热下行,清心利小便,那效果可是食疗里头顶呱呱的讲到石膏这味药,石膏治头痛,当然不是所有的头痛,而是阳明胃火上攻的,甚至哪种雷头风,头痛欲裂,暴躁火热上攻的。中医认为,亢为害,承乃制。你往上冲得厉害,我就有质重的药,清凉的药,像是给身体下一场清凉露雨,火热自熄。所以说,非热盛不用石膏。热到极处,人烦渴,就像夏天暑热一般,我们用白虎汤的意思就是制造一个秋天的场。这种利用制造司机气场来治病的思想,记载于《黄帝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所以夏天脉势亢盛,就要给病人制造一个秋天夏收的场。这时石膏就是一个下降下收之象,能够大加清降肺胃之火热,以止其烦渴。所以最厉害的阳明实热发烧,高烧,在没有犀角的时候,用石膏更妙。 石膏除了直接清热外,它甘寒还可以保护人体阴分津液。中医认为,留得一分津液,就有一分生机。在降火之余,还能保阴,这样的药还是比较难得的,故玉女煎治胃热消渴用到石膏。 如果纯粹性是阳明热盛,所谓 阳明无寒证,那用白虎汤是正中下怀。 这种高烧来退它,就像斧头碰到柴 如果病人不属于纯粹阳明热盛,它属于三阳受了寒,肌表束缚住,肌表透发不出,外寒内热,脉浮紧而数怎么办?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要用两个理法合一——解表清里。你表不解,热没有一个外出的机会,里不清,熊熊热势,就没法降下来,所以我们用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高烧不退。外为风寒束表,内里热炽盛,效果比较好。有些人说,小娃子不方便服药,难以把握剂量怎么办?给他喝他也不喝。不用担心,有种非常好的办法,你用大人的剂量开柴葛解肌汤都不怕,煎水给孩子吃一两调羹,剩下的可以给娃子泡脚,或者熏蒸,这样汗孔一开来,热就散,血脉一流通,脚一泡,热邪就被撤下来,人体皮肤也会吸收药力,特别是小孩子肌肤柔嫩,稍微熏蒸泡一下脚,就会微微出汗,那么肌表的寒邪一被解放开来,孩子浮紧的脉象原来像被绳子捆得紧紧的,一下子就像松绑了一样,孩子也不闹了,胃口也开了。 就用这种招法,大人孩子都接受,都没有副作用。我们《黄帝内经》上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古医籍上告诉我们要用汗法来治疗表闭里热。大家不要以为汗法就一定要服用发汗的药,我们前面不是跟大家讲到吗?外治之法即是内治之法,内治之法即是外治之法。 我可以用羌活、柴胡、葛根来解表内服,也可以用它们煎水来外面熏蒸,熏蒸完后再泡脚,加强血液循环。这完全是变内服药味外用泡脚方,但同样起到开汗孔,性血脉,解肌表,和阴阳的效果。所以古人治病昭示我们大法,我们遵其大法而行,不用拘泥非得要把药灌给娃子,却是吃不了的,要权宜变通,不然的话,你都不能喝药,那再好在对证的药都没办法,你就没辙了。所以说小孩子难以喝药的,我们要知道这种外用之法。这正是用石膏在柴葛解肌汤里头,帮助解肌退热的招儿。
27、前胡前胡除内外之痰实!
这是说前胡这味药,对于内伤或者外感导致的各种痰热壅盛,湿热堵塞的咳嗽,它都可以用。由于它味苦,微寒,又归肺经。所以它能够苦降肺中之气,使痰热随之下行的气机而往下撤,那么内伤外感导致的痰实堵道就解除了。所以古人称,前胡这味药,乃下痰气之要药。

对于肺中气机上逆,痰浊这些浊阴不降,大家条件反射就要想到前胡下气去痰实。《本草逢原》上说,前胡它擅长于下气,能治疗痰热咳嗽,胸中痞满诸疾。为什么呢? 气下则火降,火降则痰易降。大家看,痰字是病在两重火,哪方面的人容易痰浊壅堵,有三方面。
一个是烟酒比较多的,你看抽烟,烟熏火燎,喝酒酒性也如炎炎之火,跟烟酒沾上边的,没有哪个身体经脉不是被痰浊所堵塞的。 何以见得? 你看他们白天起来,起床第一件事是干什么?是吐痰,老觉得嗓子清不干,虽然你认为只吐出一点点痰,其实你能吐出的痰只是你身体储存痰的冰山一角而已。设想一下,你的痰浊要从下面腰肾满到中焦脾胃,再满到上焦胸肺咽喉,最后不舒服才咳吐出来。所以等你咳吐痰时,说明你身体已经亚健康了,已经有病理产物堆积很久了。你如果不去清理身体,就会没精神,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疲劳,随后疾病纷纷都会多起来,奇怪起来,因为中医认为,怪病多有痰作祟。 而这痰就像机器 的铁锈一样,锈迹不除,就会影响机器的运行,轮轴里痰浊锈迹很多,就转动不灵活。所以当你觉得做起事业来,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脑子转不灵活时,你就要想到是不是烟酒太多,导致痰浊太多,进而使身体经脉为痰垢所蒙,那么聪明才智怎么能发挥出来呢?
第二种类型的人就是平时喜欢吃肥甘厚腻,烧烤冷饮,这类人经常控制不住自己食欲,经常吃过饱过胀,水谷精微变不了津液,就会变痰湿,脾胃因为超负荷承载就会受伤。古人说脾胃为生痰之源,就是这个道理,你脾胃伤了,源源不断痰都从这里出来。所以治疗慢性的痰饮,不能只盯着痰治,要去治脾胃。而我们提到的前胡,它只能够治疗已经生成的痰储留在胸膈肺部,它能够把这些痰实,通过降气降火,而刷下来。但前胡对于生痰之源,却无可奈何,它不能够在痰浊产生的脾胃那里下手,不能够健运脾胃,使脾胃不生痰。所以说上医治其未萌,中医治其已成。 上等的医生他在疾病将萌发的那个点下手治疗,中等的医生在疾病出来后盯着疾病治。所以说你再会治疗痰,你也比不上那种不让痰产生的高手,高手就是在你还没有出手之前,就把这场战斗结束了。 中医称之为上工治未病。 要防治痰不生,很简单,青菜萝卜糙米饭,瓦盖天水菊花茶。你七分饱,加上清淡饮食,那吃进来的东西不会营养过剩,通通被身体消纳吸收,又何痰之有。大家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普遍身体矫健,将军肚啤酒肚的,难以找到几个,连中年发福的都少。他们连吐痰的都不多,现在大马路上到处都贴着不要随地吐痰,要注意讲卫生。说明现在人普遍都多痰,普遍都营养过剩,普遍都过胖,普遍都身心为痰湿壅阻活动不利。别以为你没有吐痰,身体里面就没痰,中医认为痰分有形之痰跟无形之痰。有形之痰吐出来可见,无形之痰在经络脏腑里面游动停留。就像水肿积液炎症囊肿一样,不单不为我们身体所用,还会阻碍我们身体正常的气化,影响到脏腑的升降功能。所以保健养生你能够祛除身体痰浊,就能轻身耐老延年,痰为百病之母,它是各种病理产物滋生的大环境。我们治病要治其母,就像斩草要斩其根一样。所以不管疾病是如何千变万化,我们只需看到病人吐痰或舌苔黄腻,或声音沙哑,或肥胖,或睡觉打呼噜,或脉象滑数、濡缓,这些都代表他身体有痰湿阻道,都要考虑帮他身体洗涤洗涤痰垢。同时要注意饮食方面的预防,因为药调最后都不如食疗,食疗才能防治其本,故而痰浊壅盛的人,我们中医第一句话就是要让他清淡饮食。 万病之毒莫过于浓。 抽出的血液浓浊,三高就来了。 吐出的口气浓浊,头脑就不清醒了。 排出的小便浓浊,前列腺膀胱就容易出问题了。排出的大便浓浊不畅快,六腑就出问题了。出的汗酸浓浊臭秽,五脏三焦皮肤就出问题了。
中医叫做司外揣内见微知著,我们能够在疾病还没有长成气候的时候就下手,就源于这些精妙的望诊之术。在疾病刚刚开始准备酝酿的时候,我们就开始通过饮食起居来保健养生。那么对这些浓浊的代谢物反应,我们该如何提倡健康的养生观呢?中医认为,阴者阳之,阳者阴之,虚者实之,实者虚之。所以浓者应该淡之。抽血抽出来的都那么多油脂,你怎么还不知道清淡饮食呢?人体都肥肿成那样,你怎么还那么贪吃呢?身体都不舒服了,你怎么还那么喜欢肥甘厚腻呢? 万病之毒莫毒于浓字。 浓之为病,唯一字可治之,曰淡而已。 故《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你如果有淡泊的心态,再配上淡泊的饮食,那么身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何患身体浓浊的痰垢不消。 所以古人说,若要身体安,淡食胜灵丹,这句话完全直中疾病要害,你拿起来可以当金丹使。为什么那么多浓痰,还啤酒饮料不断,不改为喝淡开水? 为什么三高数字不断飙升,还牛奶鸡蛋不断,而不改为淡水清茶? 病痛不是要你服药,而是要你回头!猛回头!! 你去观察那些在疑难杂病中能够挺过来,逆转病苦,回归健康的,最后活得有滋有味,不是他们找很多名医,也不是他们吃了最先进的药,而是他们善于修正自己过往种种不是,重新过上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从前种种恶习,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良好习惯,譬如今日生。你如果断除烟酒肥甘厚腻,牛奶奶酪甜品,这些贪食的习惯,就像想断除疾病痰浊那么急切,这样估计你的疾病真的好得比较快。下面我们再来看第三种痰浊比较多的人,那就是熬夜,房劳过度的。 这类痰多的人叫做肾痰,如果说第一种叫做肺痰,肺为储痰之器,叫烟酒痰。第二种为脾痰,脾胃生痰之源,这种痰时贪吃吃出来的,是脾胃消纳营养不过来的产物。那么现在第三种肾痰,就是纵欲熬夜,不知节制,导致肾亏,阳气不能蒸化津液而成痰饮,这种痰饮最深最重,所以中医认为肾为生痰之根。这种痰饮根本不是前胡能够治疗的,没有把肾气培补起来,没有节制欲望根本难以修复。肾痰有哪些表现? 肾主腰脚,主二便,腰为肾之府。 所以人体下半身的疾患,很多事肾痰作祟,包块男性的前列腺增生是痰浊蒙蔽在前列腺上,女性的子宫肌瘤,盆腔积液,卵巢囊肿,一块块积垢,也可以看成一团团痰浊,更有老年人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腰椎间盘突出,这些都是痰浊留积在腰膝。就像你生锈的铁铲或锄头一般,锈迹斑斑,所以你转动活动不利索。当然还有老年人中风偏瘫,痰浊堵在经脉,使血液通行不了,就像你交通道路,因为地震过后,山洪暴发,通通都把通道淹没堵塞了,所以交通线路瘫痪动不了。你人体正常气血也过不去,因为痰浊帮你下半身堵塞得死死的。当然更有肾痰上泛巅定脑部的,老年人帕金森病或老年痴呆流口水,这些都要从痰论治,而且要从肾痰论治。 为什么呢? 大家看看,中医基础理论怎么说? 肾主骨,主水,脑为髓海。 所以肾虚痰湿重的老年人,佷容易记忆力减退,大脑不灵光,反应迟钝,最后痴呆,甚至脑梗。所以中医叫上病下取,脑部的疾病也要看到肾。 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老年痴呆,中风偏瘫,帕金森病的中老年人越来越多。不是说科技进步,医学日益发展了吗?怎么人疾病反而多了,以前八九十年代,绝对没有现在这么多中风偏瘫脑梗痴呆的病人,因为那时你根本很少看到有轮椅。 而且现在普遍这些疾病都有年轻化的迹象,这是什么问题,还是一个肾痰作祟。 我们看中国跟以前最大不同,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中年人,都过上了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的生活。 纵欲熬夜赌钱打麻将,这些是非常伤肾的。 西方是以老年人中风瘫痪,帕金森病,痴呆特别多而闻名的。 我们看西方他们是什么生活方式,他们很多人都是夜生活,性开放,纵欲,晚上当白天来用,这样早年就把身体肾精打光用光耗光采光,那一到中晚年,身体肾精不够了,那饮食之物就化不开,气化不了,通通变成痰饮,留住在四肢百骸,五脏六腑,所以人佷容易肥胖,肥的不是肉啊,那可是痰啊! 所以纵欲的人伤到了肾气,他们虚胖得很厉害,就算是喝水也长胖,大家要知道这句话,喝水也长胖,你想想什么主水?肾主水啊!你肾阳气化功能不足,还敢喝冷饮凉水可乐生冷水果,那不是找病受吗?所以长肚子,长屁股,长得肥肥臃臃的人,他们腿脚沉重,经脉堵塞,痰饮外泛,每走几步就吐一口痰,满街都是。还有很多妇人,觉得咽喉里常年有口痰在那里,吞不下,又吐不出来,这才觉得郁闷。所以说,我们看到很多标示说,不要随地吐痰。其实这些标示一方面反映吐痰的人多,另一方面反映这种告示也很难从根源上治理痰浊。因为肥人多痰,你痰饮体质了,自己都很难控制得住。你如果不从健康下手,不让人们回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不从根源上绝掉痰浊,那将会有更多的地方贴各类告示都难以解决问题,最后甚至新加坡马来亚那边可以派很多警察,看到你吐一口痰,罚款五百。人们即使不敢再吐痰了,但好是没有把痰的根源给革除掉。所以中医一定是治根的医学,不仅要治一人一时的病根,更要治整个民族万世万代的病根。 为什么岐伯、皇帝通过问对出《黄帝内经》,为什么要叫做内经,为什么《黄帝内经》开篇“上古天真论”,通篇都在讲正常人是在怎么生活的,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是在讲一年四季该如何过日子? 很多人读《黄帝内经》,直接就把这两篇给跳过去了,以为没有讲什么疾病跟治理之法,更没有神奇现成的汤方,也没有秘方偏方。其实他们不知道,这些精神思维层面的东西,这些生活饮食方式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万病之源,你没有哪个眼界跟高度,根本读不懂这前面两篇。 为什么叫内经,这里头已经告诉大家了。健康就在内心,不要向外求贤。命运就在我手,不在医生药物。你平时如果能够按照,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里头的一些基本常识去生活,你完全可以少得很多病,多活很多年。你肯定不会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更不会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也不会以酒为浆,以妄为常。这些东西你都不会去犯,那么你的肾痰脾痰肺痰的真正根源都让你截断了。 你想想,人们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各类痰浊,因为痰浊然后再变生各种疾病,大家想想,你是去治疾病,还是治痰浊,还是治不良生活习性。 估计不用我们说,你心中都已经开始觉悟了。治病是治标,治痰是治本,治不良生活习性,是拔根治根,如何根除疾病?说白了,就是根除我们的不良生活习性。我们想按照《黄帝内经》上所说的,年百岁而动作不衰,不靠天,不靠地,而靠我们自己。只有觉悟,只有恬淡虚无,只有正气存内,只有精神内守,你才能既活得健康且长寿。生病起于过用。这是《黄帝内经》最精辟地一句经论,我们不过度采伐自己的精气神,不思虑过度,不饱食过度,不言语过度,不视听过度,不纵欲过度,凡事知道节制,知道及时踩刹车,即使有病也好治,即使得病也不容易得大病。 如果再稍微配以运动养生,静坐安神,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其实人是可以过得非常幸福美满的。 特别是我们这个社会,根本不会吃不饱,穿不暖,你很多时候奋斗的不再是为身体的正常需要了,而是在为欲望金钱在奔波劳累,你身心毫无受用,反而找来病苦,最终又何乐之有。
所以我们中医普及学堂,出了普及一些中医常识,医理药方,同时更需要在万病之源,养生保健上加以普及。一方面要让大家具备更多的中医常识,懂得有病早治,同时要让大家能够在源头上防治,根本能够不生病少生病,岂不快哉!不生病少生病,岂不快哉!

我们回过来看前胡,它能够除内外之痰实,它何以能除痰实,它治的不单是痰而是治气。
前胡能够治胸中逆气,肺中腻气。古人说,痰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可以因为你生气而上泛巅顶,导致脑梗。 可以因为你郁闷而中堵胸膈,咳嗽或肋痛。可以因为你恐惧不安下注腰肾,导致腰酸腿重。所以治痰要治气,气顺则痰消,气为痰之帅,气可以帅痰。你肺中痰热鼎沸,不是去清痰,而是首先该降肺气。好比如说,满天乌云浊垢,人体热门得很,这时你不在高空上化乌云,那化不了。中医认为,譬如阴晦,非雨不晴。比如天空一派阴霾,就像你胸闷痰堵一样,这时天上不下一场雨,上天不开一剂下气汤,那么永远难云开雾散,得见阳光。 故而对于人体阴云密布,痰浊蒙肺,肺就像天之象,通过前胡能够降肺浊,归肠胃土,就像天空下场雨,把乌云都下到大地中去。这样浊阴归六腑,浊水归江海,天地就恢复清升浊降,一派晴朗的气象,从此欣欣向荣,生生不息。 而我们人体何尝不是这样,要取法天地,前面我们多次跟大家提到。中医要有观物取象的思维,要善于上观天,下观地,中观人。中华民族的大智慧,都集中在一个观字。学好中医之人,一定是一个善于观察万事万物的人,找到其中的相通道里,你就会豁然开朗,领会到医理之精妙。 所以我们用一味前胡,其实取一个天地大象,就是在帮肺下气,下气的同时,肺中乌云痰垢都随之下来。
所以你不管内伤外感,只要肺中听有痰实肺热,前胡下去没有不随之而化为云雨,降入大地的,故前胡这味药堪称肃清胸膈中痰浊实热之妙品也。我们讲到能够除内外之痰实的前胡。前胡除的是实痰热痰,不管内伤外感。只要肺脉右寸亢盛偏大,乃痰实浊阴不降,皆可以用前胡。通过降气以降痰,气降则痰降。 我们讲到,前胡治痰,它只能治痰之已成,不能治痰之未生。生痰的原因有很多,我们跟大家分三面来论。肺痰、脾痰跟肾痰。 因为中医认为肺脾肾跟水液代谢关系是非常大的。烟酒容易灼伤肺,饱食肥腻容易压伤脾胃,纵欲熬夜容易劳伤肾。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产痰之根,它们由浅到深,最难治的顽痰是肾痰。人体的精血是容易消耗而难以生成啊!所以要注意保精节欲,张锡纯曾经谈到过,一个人有百年之寿命,功夫全在于敛。就是说人体命长健康,不在于经常把自己透支,而在于懂得及时收敛,身体还没过用,就赶紧回过来充电。就像手机电池,每次你都把它用到停机,那就很容易折腾坏了。未病先防的宗旨,就在于你身体还没有非常疲劳之前,就要懂得及时休息补养。一个不懂得休息的人,是不可能把事业干好的。一个不会休息的人,那疾病很快就会盯上他。由于前胡降气化痰之功挺厉害的,所以名方里头,都喜欢用它,像杏苏散、前胡散治疗各种外感内伤的咳嗽。这里顺便跟大家提到,中医是如何治咳的,咳嗽不是去止它,而是去理顺它气机,见咳不治咳,见血休止血,明得此中趣,方为医中杰。 像很多肺部有痰,气机不顺的咳嗽,你勉强去用止咳平喘的药,把咳止下去,结果气机被瘀滞,痰却被压在里面。所以我们见到咳嗽要从通宣理肺调气机下手,肺部气机升降如常,咳喘自然就消了。故而我们这里要跟大家介绍一组对药,叫枳壳、桔梗。 古医籍上说,膈上不宽加枳桔。 也就是说你胸膈上面的肺部,不管是气机瘀滞,还是痰饮留着,只要感到闷胀不舒,不管是无形之气壅塞,还是有形之痰堵道,都可以用枳壳、桔梗。两味药一宽中下气,一开提肺盖,一降一升,如同甘露洒须弥,白云超顶上。又好比天气下而为雨,地气上而为云。这样胸中这个肺部如同云开雾散,天空一派晴朗,自然咳喘闷胀消除。尤其是很多中老年人,身体气机循环不畅时,每逢到阴雨天,要么就风湿关节痛,要么就胸膈中闷胀难受,要么就咳痰。 其实天气的变化,对应的是人体的肺部变化。你只需要学会如何调理肺部气机,那么天气变化时就不会那么难受。所以有些老年人说,我这老关节治胸肺都快成天气预报了,一旦阴雨连绵就痰咳不止。 一旦天气变化,关节就疼痛不休,甚至痰饮源源不断咳出来。 为什么肺部跟关节常常连在一起,出现病变,特别在中老年人身上。 因为中医认为,肺主治节,肺朝百脉。你肺都痰浊壅堵,那么百脉过到肺这里来,不也被传播很多痰浊吗?所以关节阴雨天疼痛加重,表面上时气温变化,血脉收缩,而实际上里面脉管也有痰浊阻塞,关节也有痰垢停留。所以古人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我们除了要温通身体经脉,更重要是要理顺肺部气机。肺部气机理顺,百脉百节随之而理顺。所以有些医生用小青龙汤配合一些枳壳、桔梗或前胡,调胸部的痰浊气机,发现气顺痰消,阴雨天的时候,风湿痹痛就减轻,减少多了。这也是不用通过治风湿的药,却能达到治风湿的效果,因为治风湿是治其标,治脏腑才是治其本。 脏腑气机升降开合如常,痰饮能够往下肃降,就如同枳壳、桔梗再配前胡,一个令胸中大气一转,一个使胸中痰浊乌云往下顺降。 这时你胸肺气机得到舒展,引起百脉关节都畅通,这就是善于治病的脏腑辩证思想。要知道人体百脉百节,最重都要归五脏六腑来管。 五脏六腑弱,则百脉百节弱。 五脏六腑强,则百脉百节强。所以我们把这枳壳、桔梗、前胡,命名为肺痰三药。 因为枳壳、桔梗是肺二药,升降肺部气机,是组非常出名的药对。 而前胡能够洗刷肺部痰实,你就像你过年前要打扫卫生,发现房子上面有很多蜘蛛网,那些就是浊阴在上。这时用一根长长的扫把,把它们刷下来,就干净了。而前胡它就像这把长长的扫把,能够从肺部把浊阴扫下来。故而前胡配上枳壳、桔梗,那就是肺痰三药。专门令肺部气机宽畅,令痰浊下降。我们学习中药,特别是现在学《药性赋》,是以点去破面的,从一个药物原点里头,一定要展开一张面来,就像蜘网一样,你刚开始是一个网眼,通过丝线穿插,不断努力,最后发现,一张大网都让你织成了。不同网点上布有不同的药,一到最后,你就会发现,所有的药物,两三百味,一下子都让你提起来了。
这就叫提纲而挈领,所以即使我们学前胡一味清热化痰的药,不单是学它,更要学到一类药,像前胡配合枳壳、桔梗,就等于强强联合,加强肺部气机疏达,以及加强肺去排出痰垢。这样学一味药就等于学了三味药。如果你更会善于思维的话,立马联系我们前面讲的全瓜蒌、贝母,那么前胡配瓜蒌、贝母,那就是清化热痰的三剑客,它们也非常好用。
你肺部咳痰浓浊,源源不断上来,一派火曰炎上之象,这时就不是单纯去调理肺部气机了。急则治其标!这前胡、浙贝母、全瓜蒌下去,把炎炎上浮的痰热都清了消了。有学生就说,这中药太难学了,同样一类清热化痰药,就有十来二十种,真不知道如何区别使用。这里教大家一个捷径,就是用药阵。就像打一场仗,你看将军怎么调兵遣将,他不是一个小兵一个小兵地调,这样该调到什么时候啊,而是一调就一个团一个团地调。所以我们学用药,刚开始是学用单个兵,到后面真正临阵作战,一定是海陆空三军作战。 汗下利三法圆通,汗就是发表到空中,下就是通大便于地下,利就是通利小便于江河。这时你用药的思维应该是高屋建瓴的,不会再某一个药里面纠结,都是取它们药物相须为用如郁金、香附,共同解开肝气郁结,或者相反相成,如大黄、附子,共同涤荡肠中寒积,或者一个药团协同作战,如枳壳、桔梗、前胡,调理肺痰壅塞,或者一组药阵共同对敌,如前胡、浙贝母、瓜蒌,共同清华胸肺痰热。
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出学药很重要,学方也很重要,但这药方之间的桥梁,药对药阵更是重要。
现在很多学生,只学了药,然后就学方剂,这药方之间的桥梁,药对药阵,知之甚少,所以很难真正看出,药方配伍之精妙,到临床上去,运用起方来,也不能大开大合,得心应手。
有时加减变化,用一两味药,像解奥术一样,拈断几根须都想不到,这就是因为药对药阵的基础不牢。如果你积累有像《药性赋》这样几百味中药,同时也有几百种药对药阵,并熟悉它们作战的能力跟特点,那么什么时候要用到时,那真是呼之便来,随手而出,例无虚发。
所以我们接下来将《药性赋》时会跟大家,顺便串讲一些药对学、药阵学。
像讲滑石时,就要把滑石配车前子,这是利尿二药,专治疗尿道炎、膀胱炎。
讲天门冬时,要跟麦门冬连起来讲,因为天麦二冬,专门滋润心肺,如天布雨。
讲竹茹时,要讲枳实、竹茹这组药对,降肺胃之气,以消痰浊。
陈皮、竹茹这组药对,升脾降胃,治疗胃中呃逆。
当然还有一些鼎三药,讲枣仁时,要配合合欢皮、夜交藤,叫安神三药。
前面也讲过柴胡,其实跟香附、郁金连在一起就叫解郁三药。
柴胡又跟香附、川芎连在一起,称为通耳窍三药。
当然还有前面提到的咽喉热毒三药,射干、马勃、山豆根。
以前眼花眼涩二药,枸杞子、菊花。
还有散瘿散瘤二药,海藻、昆布等等。
如果要特别来讲的话,这方面的对药学、鼎药学、药阵学,都可以专门作为一种中药学问来研究所以有《施今墨对药》,大家可以去参读这本书,可以拓宽你的中药思维,知道哪些药物连同作用时,可以起到一加一大于二,大于三的效果。
所以为什么到最后,单方医生偏方医生会输给辩证医生。
因为单方偏方医生,它只能用方子去套疾病,而辩证医生,却可以按照心目中的理法,然后去遣方用药,甚至去自拟方药。
按照临床需要去组配,就如同按照打仗的局势去排兵布阵,这样就更能够切中病机,更合理科学。
所以大家别小看这些药对药阵,其实很多名方,就是由一些小药对小药阵组成的,你看五子衍宗丸,治疗肾精不足,就是由无种种子联合在一起,共同去补肾生长精血。所以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你别小看这些药团药阵,它们一联合起来能上能下能开能合能升能降,很快就能让身体气机对流通畅起来。 就拿群方之首的桂枝汤来说,它也是由桂枝、白芍调和心肝,再由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脾胃气血。
生姜、大枣也使一组药对,可以给药力一个动力,它们就像粮草官一样,专门督运粮草,而桂枝就在前面打仗。
炙甘草乃和中之国老,它能够协调这一大堆药物之间的吵闹,所以整个方子,非常完美,外证得之,可以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可以化气调阴阳。
这方面的药对要阵学,以后我们再逐渐跟大家介绍,这里给大家点到,以便大家学单味药时没那么枯燥,你能够学一味前胡,就学到两组药阵,肺痰三药枳壳、桔梗、前胡,清化热痰三药,浙贝、前胡、瓜蒌。
这样疾病一上来,我们就三板斧上去,既能各个击破,也可以强强联合,这正是中药配伍之妙。
所以很多医生,它心中都无方了,就是根据脉法诊断来选用一些特效药,药对药阵,这样随手一出,就是一首方子,你看不出它出自哪个名方,但药物之间却协调得非常好。
这就要有高深的理论,加上深厚的临床功底。28、滑石
滑石利六腑之涩结。
好我们接下来跟大家讲滑石,看看如何从一味滑石里头学到一些药阵名方或者药对鼎药。《药性赋》上说,滑石能够利六腑之涩结。滑石这味药,听它的名字,你可以想到它的功能,滑石滑石顾名思义,就是你泌尿系统结石,尿热尿赤小便淋痛,它可以帮你滑下来。大家到药方抓药时,一抓滑石会觉得很舒服,真是药如其名,滑石它属于矿物类药,打成细粉,你用手去触摸,那手感非常滑,所以它可以滑利人体的孔窍。由于它性又偏寒凉,味道比较甘淡,前面我们跟大家提到,寒凉的药物普遍都能够清热,甘淡的药物大都能利湿,就像你煲冬瓜汤、玉米须汤,煲出来的汤水非常甘淡。你平时喝进很多咸浊的食物,这时来碗甘淡的汤水,这时你身体咸浊之气就会随之这些甘淡的汤水大把大把地通过小便拉出体外。所以说要美容很简单,多煲汤,清淡饮食,就是美容的饮食秘传。 现在很多女孩子,又喜欢吃肥甘厚腻,所以身体浊阴很盛,她们即使用香水也难以掩盖,因为浊阴应该出下窍,你不服用一些淡渗利湿的汤水,不把饮食清淡下来,你身上怎么可能像清水芙蓉,天然雕饰那样呢?所以你如果懂得用滑石利小便之法,你可以帮很多有体臭,汗酸味重的人们美容或者减肥。 那滑石该配什么才更能够迅速帮身体一派浊热减出体外?那首选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车前子。因为它们都是利尿通淋的药,是走水路的,车前子配滑石,利水湿,轻身的效果比较好。 但前提是病人有水湿化热,现在很多人肥甘厚腻,尿黄赤,身体肺重,他们肥的并不是肉,而是水湿。湿。

这时我们就可以給他用通水道二药,车前子、滑石。
如果还嫌力道不够,那就再加强版,通水道三药车前子、滑石、泽泻。 泽泻能够令人行水上,日行百里。其实就是让人腿脚轻便之意,现在大多数城市人吨位都在不断上升,想肥佷容易,想瘦就很难,因为你管不住自己嘴巴。这时你就只能在去路上帮你用药物来减减,所以车前子、滑石、泽泻,通利周身水浊下行,大开膀胱水路之道。 如果病人不能坚持吃药,那也简单,我们前面提到,一味药既可以做食疗的,又可以排除身体浊水,是什么?
薏苡仁,薏苡仁理脚气而除风湿。薏苡仁这味药不单治你脚气臭浊,而且还治你腿脚湿重沉着,上下楼梯提都不想提起来。看到凳子就想坐,站久了都觉得累,一派湿象,就用薏苡仁。每天早上就吃薏苡仁煲粥,吃一段时间,你身体肥胖湿重,都可以减减。但这里要跟大家听到,真正减肥减湿,不在于你用这些甘淡的药物药阵药方食疗,去排除身体的浊水。而在于你要上喝进很多浊水来。像饮料可乐啤酒,你如果不知道戒口,那吃进来当然成为啤酒肚水桶腰了。上头嘴巴不管好,你下面膀胱再会排,累死你也排不干净。这就是为何痛风是最好治的也是最难治的,好治是因为管住嘴迈开腿,直接就用我们这些利尿通淋的,把尿酸湿毒带出体外,然后你再清淡饮食,血脉里头浊阴少了,流动畅快了,堵塞瓦解了,瘀滞开通了,那何痛之有呢? 难就难在很多人,他提出高要求,这种高要求,是已经完全违背了常理。他们说医生你有没有药物,既能够帮我治好通风,排掉尿酸,清掉血毒,又能够保证我晚上可以出去应酬喝酒,吃海鲜鱼肉动物内脏的呢?我们跟他说,你这说法太搞笑了,你只有去请神仙,或许他可以帮你圆这个愿。你如果是凡人,就要遵循凡人的规律,健康就是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是《黄帝内经》健康的三大基石。你现在把这三大基石都绕开了来谈健康,这么可能。只知道应酬过夜生活,夜夜笙歌夜舞,不知道保藏肾精。只知道吃嘴巴喜欢的,不考虑脏腑接不接受,如果脏腑血脉能说话的话,早把你嘴巴骂得狗血淋头了。这些都是健康的杀手,而且是慢性杀手。现在为何时代病三高那么多,就是因为这方面的慢性杀手太多了。人们都把刀尖往自己独自里刺,这样谁又能救他们呢?当你嘴巴进来的大鱼大肉,海鲜鱼翅,这些浊阴之物,远远大过于你身体五脏运化胱肠排泄时,你身体就已经出问题了,不用去检查,尿黄赤,大便粘腻不爽,口中臭浊打呼噜,出汗酸臭。 这一派气象,都在提示你六腑饮食超载了,浊阴太盛了,堵塞太厉害呢?这时该怎么办呢?我们看《药性赋》这句话,滑石利六腑之涩结。 记住!滑石它通利的不单是膀胱府的涩结,它功能更广大着呢,就连六腑水液堵塞,三焦水津不行,都可以用滑石。甚至有些地方色阶,长结石不通则痛,你也可是选滑石。 但大家要知道滑石只是水军海军,在海上水中是它的天下,但如果再陆地,它就难奈何了。陆地就是肠管,肠管排泄糟粕的大将军,也是我们将来要讲的,那是大黄。通秘结导瘀血,要用大黄。?陆地上堵塞,谷道不通,大黄能过五脏,斩六腑,荡涤肠胃,推陈出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而滑石它就专走水路膀胱,引周身之水下滑,就像瀑布一样,令百川归海,顺流而下,不再西顾。 但是滑石也很厉害,你想想一个人周身下上百分之六七十都是水,你能够调着水津四处转,那都已经是高手了。所以说我们学滑石要学一个治病的大法门,你开了这个门再进去,就可以领略中医之大美
这就是为何古代有利下医生,他们专门开疾病之去路,通过滑石、车前子、泽泻,或木通、炒薏仁、萹蓄、瞿麦,以利小便为治病捷径。 或者通过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火麻仁、黑芝麻、杏仁、郁李仁,以润通肠腑为治病窍门。 其实不管你是开前阴还是开后阴,最终都是殊途同归,令浊阴出下窍。所以我们说,去者自去,清升浊降,二便均分,用寿安康。你应该排出去的,就不要留,不要涩结在那里,就像大太极,力量过来后,不要跟它对抗,要把利卸掉,引导走,避其锋芒,这样人体就像一条管子一样通畅。中医认为,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留瘀,水津四布而不涩结,谷道通畅而不壅塞。这样通而不滞,何患病痛不除。 所以我们学到滑石这味药,要学利小便大法,要学利尿通淋,要学引周身之水下注膀胱,洗涤膀胱污垢。所以你不管是泌尿系统炎症,前列腺增生,阴囊潮湿,下部湿疮湿疹,通通都可以用滑石,一滑而下。讲到滑石。它甘淡能走水,寒能清热,滑能够利窍。所以碰到人身体水热鼎沸,六腑水热互结,膀胱小便短赤淋漓。这时滑石用上去,直接开水热下行之通道,就像你把水龙头开关打开来,哗啦哗啦,水都下来。所以说滑石能泻膀胱湿热,而通利水道。它利六腑之涩结,主要作用点上就在膀胱。膀胱为州都之官,众水归焉,一切水津最后都会下到那里去。如果膀胱这里出问题,排泄不畅,那么周身水液,都会紊乱。所以古人有以利膀胱小便为治病捷径之说。这也提醒我们碰到病人,要问大小便,若小便短赤淋漓,不论何疾,先治其小便,令其通利,疾病更容易向愈。我们讲滑石时,顺便要给大家提到,含有滑石的名方六一散。 由滑石配甘草,六比一的剂量,共同研成细末混合来调服,最善于治疗夏季暑热尿闭,津伤烦渴。为什么热邪炽盛火候,尿反而会被闭住呢?
原来人体有个自救反应,你看你冬天是不是觉得尿比夏天要多啊,所以冬天膀胱炎尿道炎相对比较少,因为大量的尿液,很快就把膀胱冲洗干净。但是夏天不同,天热心烦,稍微运动就汗出,身体大量阴分被蒸发上来,所以膀胱里头的水自然就要少一些,甚至你过量运动过后,因为忘了饮水,导致暑热上炎,身体有一个自救机制,通过膀胱气化,把水升上来,为我所用。这些水液就不能被变成尿排出体外,所以人体本来要排尿的,又没尿可排,久而久之,局部就容易产生炎热,所以我们用滑石、甘草来甘寒养阴利小便,清暑利湿。所以你用六一散的关键就是病人小便短赤黄赤,你也可以把这汤方加到辩证方里头去。 有个老爷子就是尿黄尿赤,甚至血热妄行,尿还带点血,每次尿时都会很痛,而且要等很久,才能把尿逼出来,舌苔白腻,也是一派暑湿。我们知道在南方湿热是特别多的,所以滑石这味药非常好用,一下子随着利小便,连湿带热都可以从膀胱导下来。

前面我们跟大家提到,你如果会治水,那好多病你都会治。水可以气化变为津液,滋润五脏六腑,也只有气化的水才能补益人体,而水同时还可以向下洗涤五脏六腑,把代谢产物排出体外,起到涤除污垢的作用。这样病气浊热都能够被水带走。所以你如果懂得如何变化水液在人体升降。升水气化为补,降水导利为泻。知道如何拽着水去升降,就知道什么是真正人体补泻大法。我们到时候有时间再跟大家介绍,为何水剂的代表是苓桂术甘汤,这汤方非常神妙。刘渡舟老先生运用此方最为传神,桂枝、甘草,助阳气化水液,茯苓、白术健运脾胃,导三焦水湿下渗膀胱而出。一升一降,符合水气周流循环之妙。此方出自《伤寒论》,不独治痰饮,更治因水津气化不利引起的各类疾患。 我们回过头来看这老爷子,暑热尿赤,我们用三仁汤,里头就有滑石。 当时忘了跟老爷子说要包煎,因为滑石就像痱子粉一样,你一煮起来,满锅汤都散得是。 老爷子吃完两剂药,笑着说,我小便好了,但又说这药唯独一点不太好吃,就是汤药里头都是这东西。我们才一想,没有跟他交代要包煎,但不碍事,难喝是难喝了一些,效果也挺好的。滑石还能够外用,可以真的当成痱子粉用,治疗小孩子湿疮湿疹,配合一些我们前面讲的薄荷打粉,涂抹在局部,可以清热收湿敛疮。甚至你也可以直接用六一散,给孩子洗完澡后涂抹在身上,那些寻常的痱子,也容易消退。甚至有些严重的痱子,非独流水,周围奇痒难耐的,你用上去也有效果。但同时要注意配合内服药,从里面把湿热撤走,再用外抹药,使局部易于收敛。这样内外兼治,其效更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