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小知识正文

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

参考君 生活小知识 2019-11-23 13 0

折叠 编辑本段 简介

?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系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距乌鲁木齐约110公里,是古代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的高山湖泊,位于新疆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的山腰,海拔1980米,湖面呈半月形,面积约4.9平方千米,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天山博格达峰海拨5,445米,终年积雪,冰川延绵。天池在天山北坡三工河上游,湖面海拨1,900多米。湖畔森林茂密,绿草如茵。随着海拨高度不同可分为冰川积雪带、高山亚高山带、山地针叶林带,和低山带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四个自然录象带。在天池同时可观赏雪山、森林、碧水、草坪、繁花的景色。附近还有小天池、灯杆山、石峡等景点。天池石古称"瑶池",清乾隆时始以"天镜"、"神池"之意命名为天池。

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请君赎献穆天子,犹堪弄影舞天池",为天池的今称首开先河;一说源于元代道教全真派首领邱处机的随行第子李志常所著《长春真人西游记》载:"山上有池,雪峰环立,倒映池中,师名之曰天池)……",另一说取之于清代乌鲁木齐都统明亮《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见神池浩淼,如天镜浮空"句中"天镜"与"神池"的"天""池"合音。追本溯源,天池一名由公元648年唐太宗在博格达峰设瑶池都护府,宋元时改作冰湖,至清代始称天池。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

公元前十世纪,西王母与周穆王瑶池相会的神话,极具浪漫色彩。《穆天子传》卷三载:"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这一美好神奇的传说,激发了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的无尽遐想。唐代大诗人李商隐一首千古 绝唱:"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至今令人荡气回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42页载:"西王母者,不过是西方一国君"。直至东汉末年,道教兴起。道徒们将西王母请入道门,尊为天界之首,一起被道教和世人供奉,顶礼膜拜。天池娘娘庙,当年规模宏大,香火鼎盛。至1932年毁于战火。1999年,台湾道教"慈惠堂"总道长周文义与乌鲁木齐道成实业责任有限公司在原娘娘庙遗址上合资修建了现今的娘娘庙。这一现代的壮举,对迷人的天池和悠久的道教传承又一次锦上添花。

据史书记载,公元1219年,道教全真派首领长春真人邱处机,应元太祖成吉思汗诏命,率弟子西行,一路讲经布道,修寺建观,赋诗抒怀。这位走遍名山大川,具有仙风道骨的长春真人到过阜康,登临天山瑶池和博格达峰后激情难抑,写下千古流传的诗篇《宿轮台东南望阴山》:

三峰并起插云寒,四壁横陈绕涧盘。 天山风景区天山风景区

雪岭界天人不到,冰池耀日俗难观。

岩深可避刀兵害,水众能滋稼穑干。

名镇北方为第一,无人写向画图看。

并亲率弟子,在天池西岸台地上,修建道观铁瓦寺。铁瓦寺因青砖砌墙,铁瓦铺顶而得名。清代乾隆、光绪年间,天池道教达到鼎盛时期,铁瓦寺成为新疆道教的中心。天池铁瓦寺在历史上三建三毁,筹划在原址处再修,重现铁瓦寺当年风采,弘扬国教道光。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区,阜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汉、回、哈萨克、蒙古、维吾尔等民族,长期生活在这灵山秀水之间。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各民族在生产、生活、饮食居住、装饰服饰、婚丧嫁娶、信仰禁忌、器乐歌舞、运动竞技等方面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这又是天山天池独特的、充满神秘浪漫色彩,具有无限诱惑力的亮丽风景,每位游览天山天池的宾客,都会领略到丰富多彩、纯朴热忱的民俗风情。令你兴趣盎然,流连忘返! 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

新疆天山天池,以其得天独厚的地质地貌,神奇特异的自然风光,珍稀独特的动植物种,丰富光彩的人文景观,珍贵殷实的文献文物,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悠久深厚的道教传承,浓郁多彩的民族风情,热情周到的旅游服务,在全国著名的山水名胜中,独领风骚!是休闲避暑、观光揽胜、探险猎奇、科学考察、运动竞技的理想境地。无数中外游客俯仰之间,为之倾倒,感慨之际,叹为观止!

毛泽东主席生前曾满怀向往地说过:"我要上一趟天池","瑶池传说中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到时候我也要在里面洗个澡"。夙愿虽未实现,但足以印证天池的无穷魅力!

江泽民总书记1990年8月30日登临天池时,也高度评价,"象天池这样的风景,恐怕世界上也少有"!

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许多外国元首先后登池揽胜。

历代文人墨客,也曾在天池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天池之胜,不仅因西王母"瑶池盛会"名传千古,更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蜚声中外!

1980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博格达峰为中心,建立了天池自然保护区。

1982年11月,新疆天山天池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0年3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温带荒漠区博格达峰北麓生物圈保护区加入联合国人和生物圈计划,它以保护博格达峰北麓的生物多样性与天池自然景观为主,为国内以及世界保护与合理利用荒漠提供样板。

1990年8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以天山天池为中心,建立了博格达峰"国际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保护网络。保护区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

1993年,国家建设部批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2000年,天山天池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风景区,天池两线公路的开通,更将形成天池-达坂城-吐鲁番环形黄金旅游线路,正在建设中的博格达国家冰川公园、"时光隧道"化石山地质公园竣工后,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将更加雄奇壮伟,神秘诱人,令海内外宾客游人心驰神往,留连忘返。

2013年6月21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投票通过中国新疆天山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到了新疆不到天池,等于白来新疆。

"早知天池美,何必下苏杭"。

"瑶池扬波连四海,博峰翘首望五洲,"。

"祝君长寿,愿君再来"。

云蒸霞蔚的博格达峰下,碧波荡漾的天池湖畔,西王母和周穆王在众仙女的簇拥下把酒言欢,举杯互敬……这是歌舞剧《瑶池相会》中的一个场景。

在民间传说中,天山天池曾是西王母居住的仙境。据《穆天子传》记载,公元前989年,周穆王姬满驾车西游来到天山瑶池,西王母设宴款待,周穆王以丝绸玉器相赠。西王母即席作歌:"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周穆王随即唱和:"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临别时,西王母依依不舍地对周穆王说:祝君长寿,愿君再来!然而,周穆王却一去不复返。唐代诗人李商隐有感这段凄美的爱情佳话,留下了千古绝唱:"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这个如诗如梦的动人故事在天池流传了几千年,它是天池旅游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为了艺术地展现天池的神奇壮美以及3000年前母系社会、父系社会、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相互沟通交流的情景,揭示西域对中原开放的历史源头和中原文化对西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对天池西王母文化进行了挖掘和整理,西域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80万元,创作编排了大型歌舞剧《瑶池相会》。

这部歌舞剧长达40分钟,共分四场,第一场:瑶池风情;第二场:八骏西巡;第三场:蟠桃盛会;第四场:黄竹送别。

折叠 编辑本段 基本信息

天山天池门票:

旺季 170元

淡季40元

天山天池开放时间:全天

天山天池地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境内

天山天池最佳旅游时间:夏秋最佳,景色宜人。

折叠 编辑本段 天山天池

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以高山湖泊为中心,雪峰倒映,云杉环拥,碧水似镜,风光如画。

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以天池为中心,包括天池上下4个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总面积380.69平方公里。天池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天池自然保护区可分为"大天池北坡游览区"、"大天池游览区"、"十万罗汉涅般木山游览区"、"娘娘庙游览区"和"博格达峰北坡游览区",每区八景,五区四十景。

湖水系高山溶雪汇集而成,水深近百米,清纯怡人。每到盛夏,湖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最为明艳。即使是盛夏天气,湖水的温度也相当低,乘游艇在湖面上行驶,一阵阵凉风吹来,暑气全消,是避暑的好地方。

天池东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海拔达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相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

天池四周的山腰上,有许多云杉林,云杉形如宝塔,是著名的风景树。深绿的云杉林,挺拔、整齐,很有气势,显示出一种高山风景区特有的景色。清澈湖水,皑皑雪峰和葱茏挺拔的云松林,构成了天池的迷人的景色。

天池自然风景名胜区是一处以高山湖泊、云杉林和雪山景观为特色的国内著名避暑旅游胜地。198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0年联合国设立的"博格达《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把天山天池风景区纳入了保护区的范围。

游天池可从乌鲁木齐乘汽车前往,上山时山路蜿蜒曲折,伴随一条奔腾的溪流,这是来自天池的水,清澈的溪水冲击岩石时激起雪白的浪花,使人感到一股清新气息。

天池四季,景色俱佳。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吟诗赋文,备极赞誉。传说3000余年前穆天子曾在天池之畔与西王母欢筵对歌,留下千古佳话,令天池赢得"瑶池"美称。七十年代初,郭沫若陪同西哈努克亲王旅游,临湖吟出"一池浓墨沉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的佳章。清代,天池周围曾修建过铁瓦寺、娘娘庙等"八大庙",现已荡然无存。娘娘庙后经人募捐修复供香客使用。天池周围,还有"石门一线"、"龙潭碧月"、"顶天三石"、"定海神针"、"南山望雪"、"西山现松"、"海峰展"、"悬泉飞瀑"八大景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冬天的天池,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湖上坚冰如玉,是全国少有的高山滑冰场。

折叠 编辑本段 风光特色

天池风景区,它以天池为中心,融森林、草原、雪山、人文景观为一体,形成别具一格的风光特色。它北起石门,南到雪线,西达马牙 山,东至大东沟,总面积达160平方公里。立足高处,举目远望,一片 绿色的海浪,此起彼伏,那一泓碧波高悬半山,就像一只玉盏被岩山的巨手高高擎起。沿岸苍松翠柏,怪石嶙峋,含烟蓄罩;环山绿草如茵,羊群游移;更有千年冰峰,银装素裹,神峻异常,整个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天池共有三处水面,除主湖外,在东西两侧还有两处水面,东侧为东小天池,古名黑龙潭,位于天池东500米处,传说是西王母沐浴梳洗的地方,故又有"梳洗涧"、"浴仙盆"之称。潭下为百丈悬崖,有瀑布飞流直下,恰似一道长虹依天而降,煞是壮观,帮成一景日"悬泉瑶虹"。西侧为西小天池,又称玉女潭,相传为西王母洗脚处,位于天池西北两公里处。西小天池状如圆月,池水清澈幽深,塔松环抱四周。如遇皓月当 空,静影沉壁,清景无限,因而也得一景日:"龙潭碧月"。池侧也飞挂一道瀑布,高数十米,如银河落地,吐珠溅玉,景称"玉带银帘"。池上有闻涛亭,登亭观 瀑别有情趣。眼可见帘卷池涛,松翠水碧;耳可闻水击岩穿、声震裂谷。

天池以西三公里处是灯杆山,海拔2718米,山体长3公里许。老君庙、东岳庙就建于此。当年道士在山顶立一松杆,上挂天灯,昼夜不灭,当年乌鲁木齐的百姓都以天灯为神喻,只要灯长明不灭就预示世道太 平,故该灯又称太平灯。由灯杆山西眺,乌鲁木齐可尽收眼底,尤其在华灯初上之际,远看乌鲁木齐万家灯火,其乐无穷。

天池西南两公里处,有马牙山,海拔3056米,山体长5公里,山顶断崖崖嵬,巨石林立,形似一排巨大的马牙,因而得名。马牙山石林是天池景区的一绝,那些巨石在风的剥蚀下,形成厅特的马牙景观,其石厅形怪状,形态各异,或巨齿獠牙,如同猛兽血口,或层层翻卷如大海波涛。其中有一石极像古代牧人,头着毡帽,神态安然。走进石林总让你遐想联翩。在马牙山顶,北望天池,满目锦绣;东看博格达,雪海三峰尽收眼底;西眺乌鲁木齐,庐舍田庄,历历在目。